美國大使寫信威脅德國抵制華為
據《華爾街日報》11日報道,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日前向德國聯邦經濟部長發出信件,稱柏林需要禁止華為或者其他中國公司參與建設德國的5G網絡,否則德國將面臨失去與美國情報共享的風險。
信中稱,在北約框架內,安全通信系統對國防和情報合作至關重要,而華為和中興等中國公司可能會破壞相關國家之間通信的保密性。《華爾街日報》稱,這封信件標志著美國首次明確警告其盟友,拒絕抵制華為可能會削弱自己與華盛頓的安全合作。美國官員拒絕透露其他國家是否收到或即將收到類似的警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美國公開向盟國施壓禁用華為是與特朗普政府要求加拿大逮捕華為高管孟晚舟一脈相承的。近期以來,美國高官在封殺華為等中國高科技企業方面敲響了密集的警告鼓點,其中包括美國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他們頻頻敦促盟國禁止華為和其他中國公司在本國參與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
德國不受美國要挾
“德國不需要美國做指示!”德新社12日稱,德國執政聯盟斷然拒絕了美國試圖干涉德國是否讓華為參與5G建設的決定。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總干事布魯默表示,德國無需美國大使的任何指示。德國可以很好決定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面對美國大使的威脅,布魯默說,德國政府將在沒有美國大使(提供)的任何信息的情況下,“在安全政策方面采取有意義的步驟”。
此前,德國經濟部發言人也明確回應稱,美方列舉的關切并不新鮮,德國政府并未看到任何證據證明任何供應商的活動可能危及德國及盟友的安全。
德國總理默克爾12日在柏林與比利時首相米歇爾會晤后也做出回應。法新社稱,默克爾強調德國有制定安全標準的主權。她表示:“我們將獨立制定自己的標準。”對美國可能限制共享情報的威脅,默克爾稱,未來將與歐洲以及美國的合作伙伴談論這些問題。比利時首相則稱:“不應該對歐洲政治和安全利益采取敵對行動。”
《金融時報》稱,格雷內爾這封威脅信,是他對德國內政和對外關系發出一系列抨擊的最新一例,這些抨擊曾在柏林引發錯愕和憤怒。
格雷內爾曾是美國“鷹派”代表人·物·、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多年的助手。在被任命為美國駐德大使后,他被美國極右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稱為“特朗普在歐洲的右手”。格雷內爾2018年5月赴柏林履新的第一天,就發推文稱與伊朗做生意的德國企業應立即結束業務,否則將受制裁。今年1月,他又寫信威脅參與俄“北溪-2”項目的德國企業,“有受到重大制裁的風險”。去年6月,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聲稱“要為歐洲的右翼政治家撐腰”并抨擊德國默克爾政府的移民政策,直接“干預德國內政”。
格雷內爾對德國指手畫腳甚至威脅激起了普遍的憤怒。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毫不客氣地稱格雷內爾的舉止形如“極右翼殖民軍官”,應該讓美國撤換駐德大使,“這個人所做的事情在國際外交界前所未聞”。對于格雷內爾經常采用的威脅,德國聯盟黨聯邦議院黨團發言人哈特稱,這種威脅意味著美國“在跨大西洋關系中令人不可接受地單方面采取了新的、不客氣的腔調”,這也表明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正與歐洲盟國漸行漸遠。
歐洲各國自主政策選擇
3月12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歐盟網絡安全法案》。歐洲議會同時還通過了一項決議,呼吁在歐盟層面采取行動應對因中國在歐盟日益增強的技術存在帶來的安全威脅。不過,歐洲議會關于應對中國技術威脅的決議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意義,意在向歐盟及成員國施加壓力。不過,盡管是否使用華為問題在歐洲爭議非常激烈,但越來越多歐洲國家開始獨立自主做出自己的政策選擇。
“德國在華為和美國之間走鋼絲”,德意志廣播電臺稱,對德國來說,美國很重要,德國正擔心美國對歐洲進口汽車征收高關稅。中國對德國也同樣重要,中國是極為重要的市場。更關鍵的是,目前華為在5G技術領域里已經建立起了大幅領先的地位,事實上已經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德國和歐洲不使用華為技術,可能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和更長的時間才能跟上科技潮流。
據記者日前在歐洲采訪時能明顯感受到,雖然歐洲經濟發達,但移動通信狀況卻又貴又慢。記者在西班牙辦理了某歐洲移動運營商的手機卡,到了比利時信號變得非常差,連微信圖片都發不出去。在該運營商布魯塞爾的一家店內,記者想給新卡充值,但店員稱卡是在西班牙辦的,不能充值,只能買張新卡,15歐元的卡只有不到2G的流量。
一位業內人士據記者說,在歐洲,由于運營商不愿花錢在偏遠地區建基站,使數字經濟進入負向循環,相對落后。而華為的5G技術非常適合人口密度不大地區的使用,能夠推動歐洲數字經濟的發展。
法國《世界報》稱,在美國咄咄逼人之下,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展現出“堅定的一面”。雙方矛盾顯而易見,而華為處于這場沖突的中心。被夾在兩大陣營之間,歐洲應該怎么辦?報道稱,歐洲一直是中國投資的目標。在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政策之下,歐盟國家并沒有選擇與美國一致站在中國的對立面。無論是在華為問題上還是“一帶一路”,歐盟成員國采取了各不相同的立場,比如意大利就可能成為G7中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的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各國人士對中國科技企業參與5G建設表明了公正的態度。美方不應對此感到不安,而應承認,各國都需要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絕大多數國家也都是能獨立自主作出政策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