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業,傳媒行業亦不例外。作為ICT行業的領軍企業,華為正在為傳媒行業注入新的生產力和創作范式。
近日,在“數智視界 菁彩有為”媒體超高清技術&行業智能運維峰會上,華為中國政企互聯傳媒行業總經理李騰介紹,華為正從AI大模型、算力底座、調度平臺與數據治理等領域,幫助傳媒行業加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華為中國政企互聯網傳媒行業總經理 ?李騰
在AI應用層面,華為基于自身平臺能力,結合昇騰云服務與媒體引擎,構建了MetaStudio數字內容生產線。該平臺面向媒體行業提供從內容生產到處理、聯接的全流程服務,涵蓋AIGC數字人、AI MPC內容處理、AIGC 3D等多種能力。其中,數字人服務成為廣電與融媒體領域的重要突破口。過去一年,華為云數字人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已支持音色高度還原、4K超高清、多語言播報、數字人走動等場景能力,基于昇騰單卡20路的數字人推理能力,兼具高性能與極致性價比。此外,華為推出的AI MPC可實現動漫短劇生成、智能編碼與極致壓縮,助力經典IP重制與直播實時增強。通過AI技術完成視頻翻譯、音色遷移與情緒模擬,大幅提升譯制片觀感體驗;同時還能將現有知名影視內容轉成為動漫風格,進行二次發行上映,加速IP資產的商業化變現。
AI算力底座 保障大模型訓練穩定高效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大模型已然成為推動傳媒行業變革的核心引擎,而大模型的發展也離不開強大算力的支撐。為此,華為構建了由算力服務器、算力網絡和存儲系統組成的AI算力底座,分別對應“算力、算子、算據”三要素。只有這三者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釋放大模型的潛能。在算力網絡方面,華為采用RoCE網絡進行組網,具備高帶寬、低延遲特性,是加速AI訓練的關鍵技術。其優勢包括:提升模型收斂速度,在相同訓練輪次下準確率可提高5%-8%;可利用RDMA技術降低CPU負載,使CPU專注于計算任務,整體資源利用率提升約30%;支持大規模節點互聯,確保訓練集群高效協同工作。與此同時,華為還構建了高性能的存儲系統,保障大模型訓練過程中數據的高速讀寫與穩定調度,有效避免因數據瓶頸導致的訓練失敗或結果偏差。
算力調度平臺 滿足“百模千態”需求
在算力調度層面,華為自主研發的ModelArts訓練推理平臺,具備良好的算力調度能力和靈活的開發支持,實現了訓練與推理資源的統一管理與分時復用,大幅提升了資源利用率,避免浪費。此外,該平臺還支持跨域診斷、斷點續訓,保障訓練穩定性。同時,持續兼容各類開源與閉源模型、視覺/語言/多模態模型接入,滿足“百模千態”的未來需求。
傳媒語料定制化治理 筑牢模型訓練根基
高質量數據是大模型訓練的基礎,數據的高度決定模型能力的上限。然而,傳媒行業的語料往往具有多模態特征,與通用大語言模型所需的語料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華為推出ModelArts Studio語料治理平臺,聚焦于多模態數據的采集、加工、標注與發布,為傳媒行業提供定制化的語料治理能力。該平臺不僅服務于模型訓練,還可應用于媒體融合業務,如對新聞視音頻素材進行智能治理,輔助內容的智能生產與審核。同時,在其他需要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和決策的場景中,也能提供經過治理的高質量數據,為智能化應用提供支持。
結語
截至目前,華為已在多個行業落地大型AI項目,包括超大規模萬卡集群部署,積累了豐富的模型平臺建設經驗。在傳媒行業,華為憑借從底層硬件、算力調度、語料治理到模型平臺的全棧能力,為廣播電視、融媒體、影視制作等領域提供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