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行業專家看來,網絡提速下,今年網絡建設將加大投入,而降費目前看來勢在必行,受益的人群從普通消費者進一步延伸到了企業和行業,這與即將商用的5G特性和適用范圍息息相關,這意味著,隨著“提速降費”的執行,政府將為加快5G建設和規模商用落地保駕護航。
從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確定了2020年在重點城市規模商用5G的詳細實施方案,再到各大手機廠商的5G手機在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爭奇斗艷,2019年將會是“5G商用元年”。
代表委員熱議5G
在此次兩會中,5G就備受來自通信及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委員的關注和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提交的議案中表示,5G是數字經濟新引擎,產業應用不只限于智能手機、基站建設等領域,更會推動物聯網、區塊鏈、視頻社交、人工智能產品與應用的發展,并且將進一步應用到制造業、農業、醫療、安全等領域,為各行各業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也表示,5G對數字經濟的發展有直接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激發產業創造力,傳統行業要充分利用5G帶來的市場機遇,推動智能化改造,創造出更多“效率紅利”,在他看來,“效率紅利”有望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抓手和新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則認為,隨著5G商用來臨,數據量更巨大、復雜,對計算提出更高要求,也為發展AI計算、邊緣計算帶來了新機遇。他建議,要推廣5G在更多商用場景應用,應推動產業城市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邊緣計算平臺建設,為城市發展提供數字基礎設施。
關于5G的產業應用,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的議案與孫丕恕不謀而合—馬化騰在議案中提及,應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和IPv6的全面商用部署,加速產業鏈成熟,加快應用創新;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鼓勵工業云、金融云、政務云、醫療云、教育云、交通云等各類云平臺加快發展,加速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另外一些委員、代表則帶來企業在5G產業應用上的消息。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稱,TCL將會在今年底于國內外同步推出5G產品,他表示,目前在手機產品上可以看到,5G產品和4G產品對比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特別是在流媒體的傳輸方面,未來5G的一個“爆點”可能會是接收端。
5G商用時代來臨
當5G成為兩會、朋友圈、搜索引擎的熱詞時,人們在這股熱潮中可以感受的是,5G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而5G的規模商用即將來臨。
來自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顯示,到2020年,5G將間接拉動GDP增長超過4190億元;到2030年,5G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元和10.6萬億元。
實際上,3月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結束后的“部長通道”中,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被問及“5G牌照何時發放”時回應稱,“(5G牌照發放)很快了”!此外苗圩還透露,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已經基本確定了第一批5G試點城市,這些城市的5G測試工作正在有序地展開,5G網絡在中國的落實時間初步定在今年左右。
按照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規劃,我國5G試驗將分兩步走:第一步是2016?2018年底,為5G技術研發試驗,主要目標是參與支撐5G國際標準制定;第二步是2018?2020年底,為5G產品研發試驗,主要目標是開展5G預商用測試。2018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國內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紛紛發布5G部署計劃,明確在2020年實現5G正式商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一年,國內5G發展可謂進入快速通道。不僅三大運營商加緊測試布局,而且隨著華為、中興這些設備商的實力增強,在5G發展的全球競速中,華為和中興等企業成功躋身全球5G領域前列。
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魏明向媒體介紹,廣東是全國唯一有兩個城市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國家發展改革委5G試驗的省份,同時也是唯一參與技術試驗、規模試驗、應用示范的省份。
廣東移動進行了一些5G的應用探索,一是5G視頻應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為公司在深圳今年首次實現央視春晚“5G+4K”超高清直播;二是5G春運保障,今年,廣東移動聯合省公安廳在廣州火車站開通首個5G基站,率先將5G技術應用于春運安保;三是5G智慧電網,聯合南方電網開展了5G智慧電網試點應用。另外,還與廣汽開展了5G車聯網實驗,與5G智慧高速、5G智慧港口等開展了合作。最近,廣東移動與廣東省人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將打造全省首個5G應用示范醫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國內5G概念逐步落地,但在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完成,相關標準尚未明確,5G的服務與應用資源也不夠豐富等因素下,5G的產業發展仍存在困難與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在其提案中就指出,5G網絡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相對4G網絡,5G無線基站設備單價高,5G頻率高使得站址更密集、新增站址難度大,5G大帶寬對傳輸網絡的需求大,因此5G網絡的投資成本將巨增。據相關研究報告預計,累計投資將達2.3萬億元,投資規模約是4G的4倍。
張云勇認為,在提速降費持續推進、4G投資成本還未完全回收、5G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等因素的影響下,運營商將難以應對5G網絡建設運營的巨額資金投入。張云勇建議,為加速5G網絡建設,加快推進5G商用步伐,建議國家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對運營商予以支持,以降低運營商的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