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18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如火如荼地開展,可以說,CES是科技趨勢的發源地,所有新技術與新產品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全世界消費者面前。也許,我們在這里就可以看到未來世界科技變化的方向,如無人駕駛將從產品展示走向商用化、人工智能將走向實用……
無人駕駛由產品展示走向商用化
據CES2018展會組織方透露,今年CES汽車技術展區面積增長將近25%,相關的公司數量也同比增長19%,增加至172家。隨著無人駕駛的核心AI技術的不斷突破發展,越來越多的非傳統汽車行業的后進入者紛紛加入這場掠奪戰爭當中來,其中包括芯片領域的領先者英特爾、英偉達,專注自動駕駛軟件研發的廠商Aptiv,以及對AI表態最自信的百度等。
近幾年,CES儼然已經成為了企業展示可行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舞臺,但如何將無人駕駛的技術展示轉為商用化,成為了擺在各家廠商面前的一道難題。無人駕駛汽車軟件操作系統提供商Renovo Auto的CEO克里斯托弗·海澤(Christopher Heiser)指出,“現在已經到了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展示不再令人震撼,人們開始轉而思考如何商業化該類技術的地步。”
今年預計將推出更多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場景,并且逐步開放無人駕駛載具的設計,實現小批量生產。另外,各個國家從政策層面支持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發展,北京也出臺了無人駕駛汽車路測指導性文件,而英國則聲稱希望成為第一個在路上出現無人駕駛汽車的國家;日本也在加大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今年3月將會在日本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出租車,為東京奧運會做準備;美國作為在發展無人駕駛持開放態度國家之一,不管是美國本土企業,甚至是國外企業都選擇在美國測試無人駕駛汽車,可以看出,美國發展無人駕駛汽車領先全球其他國家。
人工智能無處不在,走向實用
與去年相比,今年展會上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幾乎遍及所有技術領域。無論是業界巨頭還是初創企業,幾乎都忙著用人工智能全副武裝。其中,通過自然語言實現人機交互,以及通過人工智能構建信任和消除偏見,可以說是業界目前最樂于投入解決的兩個問題。
凱文·凱利曾預言“AI(人工智能)會像水電一樣,成為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而正在召開中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下稱CES)成了這一預測的最好注腳——在本屆CES上,人工智能已成為最大風口。無論是國內的BAT,還是國外的三星、蘋果、谷歌,以及正在升級轉型通道的家電業,都將AI視作驅動新一輪增長的重要推力,紛紛展出自己的AI新品,其中英偉達和LG算是其中的代表廠商了。
但無論是英偉達,百度還是LG的智能家居,基本涵蓋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住和行兩大面,而且兩者的產品形態越來越適合現實生活。CES是科技發展的風向標,從當前的展示來看,部分人工智能領域正在向著實用方向的發展,未來人工智能將變得更加接地氣、更加實用。
5G與物聯網不再僅僅是概念
CTA總裁兼CEO Gary Shapiro在CES開展前表示,“5G的影響力是開創性的,它將加速在CES上展示的所有技術的創新,包括智能家居,家電,無人機,機器人以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城市技術在內的物聯網領域。”然而,在CES2018展會現場,除了一些小型的演示之外,展廳里幾乎沒有5G技術和產品的展出。
要發展出理想形態中的物聯網,還有許多科技上的難點需要去克服,但很顯然更令人興奮的是,近兩年來物聯網領域的快速發展,已經讓人足夠相信物聯網的未來并不多么遙遠。如今納米等級的制程漸漸可以解決過去硬件的受限,且無線網絡的基礎設施也已經相當成熟,更為高速的5G同樣也已經箭在弦上。
5G最初的設計意圖就是商業化,讓企業能夠通過網絡遠程、自動化管理連接的業務。對此,專家們認為,5G的應用和普及可能會比4G更快,因為互聯網的時代,大量的人群和設備都已經被連接。但專家們似乎仍然達成了某種共識,即5G在2019年或2020年之前還不能實現商業化。。2018年CES是釋放5G信號的第二彈,而接下來的2019年及2020年才會是真正的部署和案例使用的關鍵之年。
智慧家電逐漸滲透進人們的生活
2018年的CES無疑是一場AI的科技盛宴,最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創新成果都在這里被一一呈現,然而在這場盛宴中最吸引眼球的并不是科技巨頭,而是中國家電企業。人工智能在家電上的應用需要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做支撐,對于用戶的操縱來說人工智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人工智能與家電產業的結合,未來有巨大的前景,也將給2018年家電產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看點。
可以預見,在微觀的產品方面,智能家電設備將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入口,在AI技術快速發展下被寄予更多功能上的期待。下一代的產品定義,將會是智能家電與AI的結合,消費電子與AI/VR的結合。同時利用5G物聯網的快速通信,實現全方位、真實、實時的用戶體驗。
而中國家電巨頭更成為在這一輪機遇中領跑的中堅力量。隨著人工智能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企業在AI領域的競爭和布局已走向世界,從跟隨者向超越者角色進行轉換。在人工智能時代,以長虹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力量,有望在未來幾年在家電領域實現全球領跑。不僅中國AI產業和中國家電企業在AI全球競賽中的角色發生了改變,在中國家電巨頭的助推下,人工智能技術正加速向用戶價值轉變,滲透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OLED、QLED、8K、激光并存
今年的CES2018包含了更多的新產品、新功能、新特性,正在不斷打破用戶和消費者的認知與接受程度,各種顯示黑科技的出現,也讓我們對于2018年顯示行業的變化充滿了期待。眾多新技術在各大廠商的共同探索之下迸發出了更為強勁的生命力,無論是OLED、QLED,還是Mirco LED相關產品的展示,都無一例外向我們傳達出一個訊息,那就是統治顯示行業將近50年的LCD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
技術本質的升級毋庸置疑,而人工智能、HDR+技術等技術的加持也讓顯示設備為用戶提升視覺享受的同時還能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體驗,以顯示設備為交互核心的物聯網時代正在不斷地向前推進。在未來很久一段時間內,OLED電視、QLED電視、8K電視、激光電視都會并存于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