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T&T實驗室總裁兼CTO Andre Fuetsc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MEC實現了云端的超越,大幅降低了對移動設備的物理依賴。5G缺乏的功能是缺少鏈接,這將使MEC成為可能。”他認為,邊緣計算將是5G發展的關鍵要素,并將提供更快的網絡速度和更低的延遲。
不久前,Gartner研究公司的副總裁兼知名分析師Thomas Bittman發文稱,邊緣計算正在吞食云計算。這與AT&T實驗室總裁Andre Fuetsch 觀點不謀而合。
據了解,AT&T將在未來幾年開始部署邊緣計算,并且表示MEC是公司網絡虛擬化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AT&T致力于在年底前實現其網絡55%虛擬化,并預計到2020年實現其75%網絡功能虛擬化。
作為5G的關鍵技術,MEC可驅動電信網絡架構分布化,實現運營商業務本地化處理,提升網絡數據處理效率,滿足終端用戶的極致體驗,并滿足垂直行業網絡低時延、大流量、高安全性等訴求。5G時代,MEC的應用將會延伸至VR/AR、自動駕駛、工業控制、遠程醫療、能源等領域,MEC勢必成為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器。
在2017年上海移動通信展(MWCS)期間,中國聯通聯合諾基亞貝爾、英特爾、騰訊云召開發布會,宣布中國聯通面向5G網絡的MEC智能場館解決方案已首次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中心實現商用部署,四方聯合演示如何利用該解決方案提升高流量大型場館活動的網絡保障能力和用戶現場觀看體驗。
此外,中國移動目前也在積極開展MEC的相關試驗工作,中國移動預計能夠最終使用MEC提供諸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高級服務,這需要更高的帶寬和計算能力。
中國電信方面,在4月27日召開的2017MEC技術與產業發展峰會上,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表示,MEC可一定程度上解決5G eMBB 、uRLLC 、mMTC的業務需求,是5G網絡關鍵技術之一。而且MEC可擴大垂直行業/IoT市場、與OTT深度合作,緩解運營商設備投資和收入增長剪刀差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中國聯通已經規劃布局超大型的云數據中心12個,覆蓋了196個地市,335個地市數據中心,總面積超過200萬平米,總機架超過32萬架,出口帶寬60T,PUE小于1.5。
依托于基礎設施上,中國聯通建設覆蓋了全國31個省的云計算資源池,超過了25萬核的vCPU,20PB存儲,總帶寬超過240G,所有的資源池通過DCI網絡,打造SDNFV智能網絡架構。同時中國聯通在全國所有的地市級以上的城市部署CDN邊緣節點,把業務和內容節點下沉到離客戶最近的地方。
中國移動孔令山曾對CDN發展提出建議中表示,CDN節點下沉,從根本上解決感知問題;避免無序調度,減少布朗運動。
5G時代 CDN+MEC將大放異彩
放眼全球,國外運營商早在多年前就曾積極部署CDN業務,2012年,AT&T放棄自建CDN網絡,與美國第一大CDN企業Akamai進行全面合作;2013年年底,美國主要運營商Verizon收購了本土排名前三的CDN企業 EdgeCast等。
此前,筆者就曾撰文中寫到,CDN+MEC將成為未來一大主力戰場。一個是邊緣存儲分發,一個是邊緣存儲計算,二者都在用戶邊緣側極盡所能發揮優勢,5G時代,相信二者的結合將會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