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舉行線上訪談,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世華就應急廣播相關情況做了介紹。

應急廣播體系是國家應急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政策宣傳、應急管理、社會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打通信息發布“最后一公里”、實現精準動員的重要渠道,是重要的政治工程、社會工程、民生工程、文化工程。應急廣播能利用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等方式,向公眾或者特定區域、特定人群發布應急信息的傳送播出系統。
應急廣播的作用,主要是“傳播黨的聲音,服務人民群眾”,這也是廣播電視的初心使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廣泛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應急廣播是廣播電視宣傳觸角的延伸,是黨和政府的聲音深入基層的重要渠道。可以通過應急廣播向群眾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文明健康的良好社會風尚。比如,湖北局利用全省應急廣播系統,創新建立“文藝輕騎兵舞臺+廣電村村響講臺+互聯網直播平臺”基層理論宣講模式,先后開展“湖北村村響 黨史村村講”“建設先行區 奮進新征程”等主題宣講活動,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2)有效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應急廣播系統是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緊急情況下,應急廣播可向特定區域特定人群及時發布事故災害風險預警預報、氣象預警預報、突發事件、人員轉移安置等應急信息,能夠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比如,今年7月17日,秭歸縣歸州鎮賈家店村灣水田發生地質滑坡。該村村支書發現險情后,第一時間通過應急廣播系統喊話,通知滑坡區域內所有人員迅速撤離,避免了人員傷亡的慘劇,應急廣播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重要作用于此可見一斑。
3)有力服務基層社會治理
應急廣播是平急兩用的基礎設施,在非應急狀況下,可以面向基層群眾開展政策宣傳、播出各類音頻節目,為基層社會治理、公共安全、衛生防疫、社會治安、美麗鄉村建設等提供有效服務,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比如,武漢市硚口區作為全省首個智慧應急廣播建設試點城區,應急廣播系統已與區公安局、城管局、水務局、大數據中心等部門的數據端口進行鏈接,接入“天眼”攝像頭,以街道、社區、公園為具體點位,鋪設了亂倒垃圾、違章停車、占道經營、防溺水等智能應用場景,成為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聲力軍”。
4)積極助推高質量發展
農村應急廣播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湖北廣電局將立足省北斗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創新將北斗技術應用到應急廣播建設中,拓展北斗應用場景,助推湖北北斗產業突破性發展。依托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了移動廣播與信息服務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研發出北斗應急廣播終端,目前已廣泛應用到相關縣市應急廣播工程建設中。還將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為契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推動應急廣播加快北斗規模應用,促進湖北北斗產業邁上新臺階。
湖北應急廣播建設現狀方面,湖北省從2013年起就開始實施“村村響”農村應急廣播工程。2017年,在全國率先完成全省農村地區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系統建設,共建有村級廣播系統2.5萬余個,安裝農村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20多萬只。2019年,啟動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建成應急廣播省級平臺,成為全國首批完成建設并與國家應急平臺對接的省級平臺。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完成1個省級平臺、30個縣級平臺和48440個主動發布終端的建設任務,對接廣播電視接收終端469527個,覆蓋7711個行政村,覆蓋率31.5%。基本形成了省、市、縣、鄉(街道)、村(社區)五級貫通,縱向與各級應急廣播平臺對接、橫向與本級政府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連通的新型應急廣播體系。
當前湖北省應急廣播仍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舉措
1)建設進度距國家要求還有差距
國家廣電總局印發的《全國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在“十四五”期間全面建成全國應急廣播體系,縣級以上應急廣播平臺的覆蓋率大于65%,行政村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覆蓋率大于70%。湖北省離這個目標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2)一些設備設施老化損毀
原來的村村響系統采用的還是2G技術,面臨技術落后、鏈路線路老化、應用模式單一等問題,無法適應現代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需求。一些地區的村村響大喇叭因長期風吹日曬雨淋,加之維修更新不及時、不到位,經常響不起來。
3)作用發揮不夠理想
應急廣播平臺與自然資源、農業、水利、文旅等部門還沒有實現有效連接,在城市人流密集區域和事故易發多發區沒有全面部署應用應急廣播終端,作用發揮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
未來湖北省應急廣播建設措施方面:
今年5月份,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通知》,明確了進一步加快全省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以及相關的保障措施,提出了兩個全覆蓋的目標要求,即:實現縣級以上應急廣播平臺建設全覆蓋,實現全省行政村戶外終端全覆蓋。
下一步,將認真落實國家廣電總局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進度,加快建成上下貫通、綜合覆蓋、平急結合、安全可靠的全省新型應急廣播體系。
1)加強平臺建設
將繼續推進市縣兩級應急廣播平臺建設,力爭在十四五末期實現“省—市—縣”三級平臺全面貫通。此外,繼續優化全省應急廣播體系,加大與應急管理、地震、氣象、自然資源、文化旅游、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橫向對接,全面發揮應急廣播的重要作用。
2)推動終端布局
實現全省行政村戶外終端全覆蓋,每個行政村部署一個以上配備不間斷電源的終端。在災害易發區和人口密集區等重點區域部署帶有監控識別、自動感應、預警提示和語音回傳等功能的多模終端。
3)創新北斗應用
依托“移動廣播與信息服務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繼續探索應急廣播與北斗“通—導—遙”深度融合應用,建設搭載北斗短報文模塊的高可靠應急廣播平臺、終端,確保在電力、通訊中斷等極端條件下,仍然能夠播發、接收應急信息,做到真應急、應真急。
4)豐富應用場景
完善應急廣播功能布局,重點增強城市應急廣播場景,統籌利用城市現有信息資源,研究探索城市內澇、樓宇火災、地下空間安全等重點領域的應急廣播建設方案,推動城市災害事故多發易發地區應急廣播系統盡快建成使用。
5)建立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應急廣播運行維護機制,推動應急廣播運行維護經費納入各級財政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范圍。
同時,加強相關技術、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應急廣播建、管、用能力水平,確保應急廣播長期穩定運行,更好發揮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