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網絡是國家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輿論主陣地,它承擔著傳播主流意識形態、保障內容安全的重任。其覆蓋全國的公共服務網絡,助力鄉村振興與文化數字化,并在國際傳播中增強中國話語權,是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十四五“期間,廣電總局統籌謀劃建設新型廣電網絡,積極打造基礎設施、內容服務、業務監測“三張網”,建強用好這一廣電視聽的“核心基座”。
廣電網絡是支撐文化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具有“主流輿論傳播、公共服務惠民、數字文化賦能、綜合信息服務、國家應急支撐”這五大功能,這也是廣電網絡的五大職責,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全面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1940年12月30日,紅色電波從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發出第一聲嘹亮的呼號,經過幾代廣電人的接續奮斗,我們目前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用戶最多,統籌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傳播渠道的廣播電視綜合傳輸覆蓋網。有了這張網,無論你身在城市鄉村、邊遠山區、萬里海疆,都能第一時間通過廣播電視了解天下大事、享受方便快捷的視聽服務。
近年來,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視聽生活需要,廣電總局大力推動廣電網絡高質量發展,實施廣電視聽融合發展工程。
一是加速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圍繞進一步提升網絡規模化集約化服務能力,今年年底將完成全國所有省份的“一省一網”整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規模化運營,才能夠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二是大力促進廣電網絡多渠道協同覆蓋,在有線電視網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廣電5G網絡,向移動互聯網延伸廣電視聽服務能力。
三是全面推動“廣電+”政務、文旅、康養、教育、醫療等特色服務,以此來滿足社會需要,拉動信息和文化消費。

四是堅持“廣電為民、廣電惠民”,中央與地方多級聯動、多部門協同,讓“重溫經典”頻道進入養老機構。為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優撫對象等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有線電視服務和增值服務;為聽障、視障人士開設手語節目和“光明影院”公益點播專區,讓廣電網絡服務更有溫度、可感可及。
面向未來,廣電總局正在謀劃建設“特色鮮明、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新型廣電網絡。簡單來說,就是要建好用好全國基礎設施一張網、內容服務一張網、業務監測一張網。通過這“三張網”,形成“內容+網絡”“文化+科技”“大屏+小屏”的綜合能力,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超高清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打造廣電視聽行業“核心基座”,實現廣電網絡的技術、服務、體驗全面躍上新臺階,更好“傳播黨的聲音、服務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