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寧夏制定的《數字寧夏“1244+N”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已對外公示。
總體目標方面提出,圍繞數字寧夏建設,推動實施“1244+N”行動計劃,健全完善組織、規劃、政策保障體系,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寧夏節點和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建設,大力實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政務、數字化社會“四化”工程,培育引進一批生產和運用數字的企業,2023年數字信息產業產值達到850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36%左右(力爭到2027年達到40%以上),加快推動寧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實施方案指出,全面升級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5G向重點園區、重點場所、行政村等區域延伸覆蓋,新建5G基站2000座,累計達到1.2萬座(責任單位:寧夏通信管理局,五個地級市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國網寧夏電力公司、數字寧夏公司)。
加快推進數據中心集群發展,新建5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增加標準機架11萬架,總量達到15萬架,服務器裝機能力超過125萬臺(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寧夏通信管理局,中衛市人民政府)。
加快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探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人工智能產業服務平臺的建設和應用,2023年數字信息產業產值達到850億元(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數字寧夏公司)。
實施“數字+產業”倍增行動計劃,開展“上云用數賦智”服務,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建成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5個,產業互聯網平臺30個,新增上云企業1000家,兩化融合水平達到53.5,增長速度力爭走在西部前列(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寧夏通信管理局,五個地級市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數字寧夏公司)。
全面落實2023年自治區關于數字政府建設工作部署,加快啟動自治區政務數據平臺建設,升級改造自治區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打造“一網通辦”升級版,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率達到50%以上(責任單位: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基礎電信運營企業)。
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寧夏樞紐節點建設方面:
1)制定出臺《寧夏數據中心集群能源保供方案》和《寧夏數據中心能效監測和評價辦法》,加快綠電園區建設,探索“源網荷儲”協調互動等關鍵技術應用,全力保障電力供應(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國網寧夏電力公司,中衛市人民政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
2)完成國家互聯網新型根服務器部署,積極申報建設銀川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推動建設面向全國的直聯鏈路(責任單位:銀川市人民政府,寧夏通信管理局,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基礎電信運營企業)。
3)探索建設寧夏樞紐算力申請、調度、保障、結算、評價等全生命周期的算力調度機制,建設集群數據中心準入驗證平臺和算力調度平臺,推動建立西部算力交易中心和交付中心(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通信管理局,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銀川市人民政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數字寧夏公司)。
4)建設一體化安全保障平臺,加強基礎網絡、數據中心、云平臺和數據等資源的安全管理(責任單位: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自治區公安廳,寧夏通信管理局,中衛市人民政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數字寧夏公司)。
5)積極爭取國家重大工程專項資金支持,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算力需求,形成閩寧云等一批“東數西算”典型示范場景和應用,全力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通信管理局,中衛市人民政府、銀川市人民政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