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各部委共同就“開展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下發了通知,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隨著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設施規模擴張,信息通信行業的節能降耗日益重要,各大電信運營商均已經啟動相應的雙碳綠色行動。中國移動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白皮書》計劃到“十四五”期末,在電信業務總量增加1.6倍的情況下,碳排放總量控制在5600萬噸以內。2025年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碳排放兩項指標較2020年降幅均超過20%,五年企業自身節電量超過400億度。中國聯通的《碳達峰、碳中和十四五行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3年能源消費總量增幅達到峰值,2028年碳排放總量提前達峰。目前聯通和電信開展的共建共享工作,5G的建站規模已經達到47萬個站,減少碳排放約360萬噸。
綜合上述計劃,目前的聚焦點主要在核心機房、基站、數據中心等局端耗電大戶,據了解,目前僅中國移動的基站、核心機房、數據中心等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年耗電就超過500億度;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通過共建共享基站,每年節約用電超過89億度。
站在整個社會“低碳減排”的角度,每一個用戶的家庭設備“節約用電”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根據工信部近期發布的數據,2021年7月IPTV總用戶數達3.36億戶;廣電總局在2021年4月發布的《2020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披露全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數2.07億。
綜合上述數據,各大運營商的電視機頂盒保有量超過5億臺,每日處于上電狀態的機頂盒數量至少3億臺。按照“6小時開機/18小時待機”的工作模式估算,開機功率10W,待機功率1W,則每臺機頂盒年耗電量約28度;全國3億臺機頂盒總耗電約85億度,折合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00萬噸。
隨著智能電視機的快速普及,“軟終端”通過軟件技術替代硬件機頂盒,并可承載機頂盒的全部業務,充分發揮智能電視機的終端能力,已經成為替代傳統機頂盒的發展方向。根據廣電總局的相關精神,廣電和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已經啟動了“軟終端”業務的試點和推廣。
通過大力推廣運營商的“軟終端”業務,實現去機頂盒的戰略目標,不僅可以減少機頂盒的硬件采購、維修等一系列直接成本,還能通過廣大用戶的家庭使用場景減少電費的支出,為減少碳排放做出積極的貢獻。
從2019年開始,亦非云與運營商合作推出“軟終端”(APK/SDK)產品,依托廣電有線運營商或IPTV播控方播控的直播和點播內容、運營資質及亦非云獨創的VVPN虛擬視頻專網技術和IRIS流媒體云,借助合作渠道的智能電視機,全網絡、全終端提供“軟終端”服務。該產品在3月的“2021亞太OTT/IPTV大會”上,榮獲“年度產品創新獎”。
在此基礎上,亦非云通過近3年的技術研發和運營實踐,對“軟終端”業務開展過程中的一些新問題做了充分探索,進一步開發了新的技術,實現了“一鍵啟動”運營商“軟終端”業務的產品,為運營商在大屏業務開展中的運營效果和力度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從而保證用戶獲得超越傳統機頂盒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