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時隔兩年后,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21)在全新的一年終于得以成功舉行,本屆的主題為“智慧全媒體 5G新視聽”,眾多的廣播電視與信息通信技術內的企業參與了本次盛會。
在5月27日~30日四天內,筆者有幸參與了多場的會議論壇并實地拜訪了許多展臺,見識到了許多行業內的最新成果,涵蓋了技術、平臺、應用、設備等多方面內容,受益匪淺之下,因此借以分享個人的一些所見所聞及所感。
一、“全國一網”大計取得進展
作為聚焦點之一,中國廣電(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的展臺很受廣電&通信業界牽掛,其“一網整合”在2020年間終于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因此“全國一網”建設情況成為了布展重點內容之一。
依照中宣部等印發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中國廣電攜5G牌照等資質、頻率等資源進入股份公司,以相關股權、現金等資產出資,各省網公司原則上釆用認繳方式攜網入股,戰略投資者采用現金出資。
至去年10月12日,隨著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掛牌,也意味著自2016年便已確定的由中國廣電聯合省網公司、戰略投資者將發起成立的“全國一網”股份公司終于成立,其注冊總資本達1343.86億元。同時,也意味著廣電人期待近二十年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終于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中國廣電展覽中也對各地方的行政層面配合工作做了展示,從中央到地方的強有力的“行政推動”“統一部署”下為整合的切實推動提供了有力保證。
另外根據中國廣電的展示,至2020年合并報表統計,廣電“全國一網”總資產可達182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為860億元,總收入為400億元。記得在去年10月13日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身兼中國廣電及廣電股份公司雙董事長的宋起柱首次對外宣布了“圓心戰略”,此次也對未來發展方向等做了展示。
根據展示信息,2020年末時參與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各省發起人已完成了出資實繳及增資等工商變更登記。另外,中國廣電也在展示中明確表示,2021年上半年需推動各省子公司計劃全部完成更名。
二、差異化業務:5G NR廣播亮相
中國廣電自2019年6月與三大運營商共同獲頒5G商用牌照以來,實際上未能如愿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無論是規模化建網還是預期商用,依然與三家存在著明顯差距。作為年度廣電重大展會,中國廣電的另一項核心主題展示內容便是廣電5G。
對于擁有700MHz優質頻段的中國廣電,其未來實際建網動作也是在近兩年來圍繞著廣電與通信業界,公眾其實也對這一號稱是“第四大運營商”的5G通訊業務頗感興趣,不知預期的廣電5G能否為各省廣電網絡快速拉攏多少個人用戶?
700MHz產業圈時下也逐漸走向成熟,國內外主流芯片、模組、終端等企業頻頻表態會持續支持700MHz頻段需求,預期下半年應有更多的支持N28頻段終端上市。而場景方面,廣電5G也是以5G高新視頻以及各類TO B場景業務為主。此外,中國廣電多次明確將主打的5G NR廣播應用場景也在展會中亮相。
以往,筆者多是通過文字介紹的方式描述了5G NR廣播的預期場景,此次有幸通過視頻展示的方式為大家呈現出具體的業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廣電先前曾宣稱的中國廣電內容聚合應用APP也做了展示。
根據中國廣電副總經理曾慶軍本次在CCBN相關論壇上的介紹,過去廣電的應急廣播更多的是在電視機和收音機上來呈現,通過5G技術加持,中國廣電的5G廣播業務則將能承載應急廣播業務,即使是無SIM卡狀態的5G手機都能接收,此外還支持如VR 360度的視頻等場景業務。
由于引入5G通訊網,廣電建立了獨立的核心網,包括其業務支撐平臺也是自主的。未來,還要建立統一建設廣電移動集中計費系統,以支撐5G新業務、存量業務的融合計費、綜合結算、融合管理,并要承載遠期系統以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演進。
在統一部署方案中,還要對接5G SA的網絡,以打通用戶開戶、業務開通、計費、出賬、繳費等業務流程。業務層面,在中國廣電制定的大區核心網部署的同時也支持省內的自主建設,未來按照統一結算、協同發展的方式,其間也要融合有線電視和寬帶業務的結算。
三、業務轉型:廣電千兆光改與智慧家庭場景
基本上而言,廣電的有線寬帶業務應當總體上是除去有線電視業務外的第二大收入源,但近兩年廣電寬帶整體用戶并不穩定,據去年格蘭研究的數據,廣電有線寬帶用戶首次出現了逆增長。至今暫無官方統一數據,因此還是尚不明確最新的實際用戶情況。
在有線電視用戶出現廣泛的并且是持續性的流失的情況下,有線電視運營商也在彼此做出業務發掘,以回應傳統電視業務下滑帶來的威脅。
本次CCBN中,無論是相關論壇還是展覽,有兩方面的業務拓展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一為廣電的F5G,另一為與之相關的智慧家庭新場景。
中國廣電四川網絡公司在今年5月搶先發布了全國省網的首個8K業務,其也明確了在網絡層面為適應業務也推進了F5G的千兆寬帶商用,并且年內也會隨中國廣電部署5G業務,繼而構成廣電的“雙千兆”計劃。
基于廣電4千余萬的寬帶用戶,其與有線電視內容營銷捆綁更為密切,若按照工信部的“提速降費”及逐漸取消捆綁營銷計劃的話,對廣電來說更難承受損失,因此技術及運營向的升級顯得至關重要。FTTR與WiFi-6等也將是廣電家寬業務的未來提升因素,廣電的光改效率還是較低的,且相較于電視2億多的用戶量寬帶用戶明顯與之不成匹配,如何實現高效轉換,技術與服務質量的升級是先決條件。
廣電業務轉型中,浙江華數傳媒等將目光盯向了智慧家庭新場景,F5G轉換本身也是能為家庭廣連接以及行業高寬帶連接場景服務的,數字經濟已經成后疫情時代的一大增長點,預期隨著DICT技術的持續升級融合,還將有廣闊的空間,因此實現F5G與蜂窩移動通信的協同網絡升級,通向“雙光纖”家庭新場景還是可期的。但在實際行動中,是需要各省網結合中國廣電、中廣寬帶、中國有線等共同探索多種適應模式,以挽救傳統廣電業務。
四、TVOS、直播星、應急廣播……廣電新氣象不斷
前文多提及的是有線電視運營,在CCBN的展會中自然還有廣電其他領域內的成果。
如TVOS的演進,在2020年12月30日,廣電總局廣科院牽頭研發的TVOS 4.0正式對外發布,其不僅順應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趨勢,也構建了安全可控、跨硬件平臺、分層解耦、可剪裁可拼接、多種應用框架的開放式操作系統架構。能夠支持8K、VR和云游戲等更高的技術格式、更新的應用場景,能夠更好地支持大屏連小屏、小屏回大屏、多屏連用戶等新的模式。廣電總局副局長朱詠雷曾表示,TVOS順應了超高清、智能化、萬物互聯、綠色節能的發展大勢,協同了半導體、媒體等,著力解決有線、無線、直播衛星、IPTV和互聯網電視等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應用層體系相互隔離的老大難問題,積極提升廣播電視終端智能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提升用戶體驗,滿足媒體融合發展和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的要求,有力支撐了智慧廣電的發展。
直播星用戶持續壯大,新一代終端發布。根據廣電總局的數據,2020年末為止,在有線網絡未通達的農村地區直播衛星用戶已達1.47億,同比增長2.80%。這一用戶規模也是極為龐大的,而“戶戶通”用戶在該年末累計開通量達1.30億戶。值得注意的是,CCBN期間由衛星直播中心調研用戶與市場需求后研發推出的新一代直播衛星增強型終端正式發布。包括中國衛通、衛星直播中心等企事業單位也均強調將繼續助力直播星的業務發展,為國家公共服務提供后盾支持。
應急廣播其實也是作為國家公共服務的重要戰略需求而產生的,基于復雜的國情考慮,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危機時,亟需提供一種迅速快捷的訊息傳輸通道。2021年2月,為發揮標準在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中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發布應急廣播標準體系的通知。這一體系的建立是需要全廣電行業的力量共同協作才能完善的。
當然,還有如媒體深度融合、5G智慧電臺、DRM數字版權、內容制作管理、超高清視頻/直播等極為眾多的廣電熱門話題,這里筆者就不再一一列舉。時隔兩年,本屆展會的料還是較足的,對于廣電人而言,未來的實際業務演進及價值轉化也是大家更為關心的實際,也希望這些新技術、新場景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愿景,推動業務層面取得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