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DVBCN筆者有幸參與聆聽了場關于5G廣播技術及項目方面的國際行業線上會議,包括SWR、Qualcomm、R&S(羅德與施瓦茨)、O2等國際知名廠商代表參會發表演講,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的夏治平代表無線交互廣播電視工作組對國內5G廣播參與情況做了一些介紹。
AIB持續推動5G廣播在國內的建立
隨著DICT的持續融合,移動通信與廣播電視兩張網仍會長期共存,但業務承載能力需求正使得兩體系間產生更多的交融。近些年來,歐美等多國的機構、組織等在持續研究無線廣播電視與移動通信的交融技術,但還未形成較為一致的方案。而5G無線網絡技術的到來以及應用,可為廣播電視與移動通信之間搭建橋梁,我國正在抓住這個機遇,為踐行“智慧廣電”發展戰略而開始構建新一代無線交互廣播電視網絡。
在2018年4月,總局科技司已經發起由總局廣科院(DVBCN注:簡稱“ABS”)等為主導聯合中國廣電(CBN)、多地廣電企業、知名設備商、重點高校等產學研用全方位的伙伴成立了“無線交互廣播電視工作組”(DVBCN注:簡稱“AIB”),主要進行制定行業標準,并參與國家和國際5G標準工作,代表行業提出廣播技術需求,提出既滿足5G場景、又契合我國無線交互廣播電視網發展需求的技術方案等工作。
在標準體系方面,欲圖立足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建立無線交互廣播電視標準體系,研究相關標準,參與國家和國際5G標準工作組(3GPP)相關工作,推動無線交互廣播電視標準和5G標準共同發展。對產業方面,則通過組織國內外相關企業,研制智能引擎、編碼傳輸、芯片、終端等核心設備,構建端到端的產業鏈條,推動民族產業發展(包括對手機、電視機、手持設備等終端)。
2020年5G廣播相關國際立項
國際標準方面,作為代表性的如3GPP、EBU(即,歐洲廣播聯盟)等國際組織在2020年內成功推動了一些5G廣播標準的立項。
作為中方代表,國家廣電總局廣科院、中國廣電等單位也加緊了參與到國際標準頻率等制定工作中,2019~2020年間持續推動相關議題立項。眾所周知,中國廣電曾推動了700MHz頻段2×30/40MHz技術提案獲采納被列入了5G國際標準,亦使其成為全球首個5G低頻段(Sub-1GHz)大帶寬5G國際標準。
廣電總局廣科院在3GPP工作中聯合產業共同利益方共同推動了多項利于5G廣播技術構建的標準立項,將著力突破媒體服務云平臺與制播云平臺協同聯動、廣播與寬帶網絡協同傳輸、多終端關聯應用集成等關鍵技術,實現共性技術突破、關鍵技術創新。
而在國內,無線交互廣播電視工作組也依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的指導,參與制定了5G寬帶網絡、5G高新視頻、5G工業互聯、應急廣播等等眾多的行業標準。
至于國內行業5G廣播相關標準性文件,工作組規劃制定12項標準,其中首份制定中的標準文件便是《5G廣播電視系統總體技術要求(第1部分:基于大塔的系統)》,預期可在2021年底完成。
北京5G廣播項目測試情況
由于ICT技術的融合演進,無線廣播電視的新體系架構在5G時代中可以得到實現,3GPP以往的版本如Rel-14基于廣播行業的用例和需求對EMBMS進行了擴展和增強,特別是可整合進EnTV(Enhanced Televison service)項目中。5G網絡技術下以往廣播上已在Rel-14中提出的FeMBMS(Further EMBMS),可得以利用高功率大塔組網使得載波利用率達到100%,進而有效支撐未來廣播業務場景。
國外知名的如2018年德國開展的“5G TODAY”項目,已經證明了基于此體系下的5G廣播架構是可行的。而2019年起,廣電總局廣科院便在總局科技司的支持下,聯合國內外多家企業機構等成功在北京進行了關于5G廣播的項目測試。
5G廣播電視系統是基于廣播和通信系統的融合,可點對點能夠根據用戶不同的信道情況動態地調解,進而能夠最大化地利用信道的能力,提供以個性化服務。充分運用5G技術,可以盤活宣傳思想文化內容資源優勢,解決廣電傳統網絡的短板和亟迫解決的問題,構建起新型廣電媒體服務網。
(北京測試的結果顯示,覆蓋范圍可超50km)
通過發展5G廣播電視業務,使得廣播電視內容能夠通過廣播電視大塔和移動通信基站以廣播的傳輸方式傳送到手機終端,用戶能夠隨時隨地觀看廣播電視節目或接收數據推送服務,不消耗任何音視頻數據通信流量。應用5G廣播電視技術,能夠盤活全國7000余座廣播電視無線發射大塔資源,實現廣播電視信號對5G手機的全覆蓋,既可以覆蓋傳統固定接收的大尺寸電視,又可以支持移動的小尺寸終端,全面實現廣播電視終端通、人人通。
未來場景中,可采用廣播方式收看5G廣播電視,即用戶在戶外、交通工具內等應用場景下,可使用手機APP,直接接收運營商大塔發出的5G廣播電視無線信號(大塔廣播EnTV),并通過安裝在智能終端上的“5G廣播電視”APP,實現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聽、收看。利用700MHz頻譜廣覆蓋、高強穿透、高強繞射能力的特性,基于Free-to-Air的模式下,因此5G廣播場景是可以實現免SIM卡、免流量的收看廣播電視。
對于未來,還是需要抓住3GPP Rel-17的窗口期,進一步為5G廣播提供所需的標準體系,因此還是需要國內外相關企業機構繼續大力協同推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