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糾紛中,華為及鴻蒙系統被掀起了一波廣泛的輿論浪潮,8月10日榮耀順勢發布首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智能硬件“智慧屏”,高調入局國內彩電行業。榮耀“智慧屏”是業內傳統智能電視與華為軟硬件技術優勢相結合的新產物,在匯集電視互聯網化智能化后的零星創新基礎上,融入華為自身芯片、設計、全棧全場景AI的技術積累,對電視畫質、音質、內容、交互等諸多方面進行改良升級,進階推出家庭留言板、大小屏互傳互動、智能聯控、YOYO語音助手等可拓展傳統視聽場景之外的智慧功能,旨在打造年輕人在手機之外的另一個智慧生活中心。
高輿論熱度(流量)、高自有核心技術(創新)、定位年輕群體(未來消費主力),讓已在紅海中廝殺多年的國內彩電廠商一步步看著《狼來了》的故事從謠傳成真,更令人皺眉的是華為(榮耀)的身后,還有一加、格力、拼多多、京東… 多個身影。上一次這種多品牌集中跨界彩電行業的局面,還是2013年起樂視、小米、暴風、看尚、微鯨等互聯網品牌大量興起之時。這批互聯網品牌攜帶了流量、資本、內容、新盈利模式在2013-2016年紅極一時,根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的推總數據,互聯網品牌2013年起步時在國內彩電市場年銷量34.9萬臺,占比0.7%,到2016年年銷量已達895.5萬臺,占比17.6%,四年銷量增長26倍。互聯網品牌快速崛起的運營手法、盈利模式對傳統彩電業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新品牌集中入局帶來的市場沖擊力、攪動力至今歷歷在目。
于是在榮耀“智慧屏”發布后,彩電行業如同受到鯰魚刺激一般活躍,新品頻發:8月16日,TCL發布包含超級VUI、巨屏手機、AI大屏三大屬性的XESS智屏新品;8月19日,海信發布支持全場景語音、AIoT、可邊看邊聊的社交娛樂電視HiTable S7E;8月28日,創維發布掌握核心代碼與數據控制點的大屏AIoT生態新品S81、Q60;8月29日,小米發布子品牌紅米極致性價比差位競爭的70寸AIOT智能電視,康佳發布APHAEA新品牌及植入六大AI技術的APHAEA- A3。智慧屏之后,國內彩電業幾乎周周有新品,周周有亮點,大有聯合抗“敵”之勢,彰顯實力。
同樣是新品牌入局,但這一次彩電業的反應遠比2013年來的更加積極、更加主動、更加高效。頻頻動作,表面上看是產品硬碰硬的競爭對抗,但實則是一種商業策略和一個轉型契機。營銷上的策略包括引用智慧屏流量提高關注度、彰顯技術實力樹立品牌形象、對標分析突出自家產品優勢等等,各家心思不一,無需展開細說,但在轉型契機上,各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更加篤定了加速彩電轉型、探尋更多應用場景的信心,電視會是未來智慧生態最為核心的產品之一。這一想法直接體現在了8月發布的對標“智慧屏”的新品上,廠家將IOT能力的展現,影音、居家、交互、互聯、社交、商業等場景的實際應用作為發布會的重頭戲和新品的主打賣點。
8月集中亮相的這些智慧新品,相互競爭的背后,更多的是在合力勾勒彩電行業未來發展的藍圖,它們在當下固守了彩電技術導向的本質,給彩電業一個擺脫無底線價格戰的信心;它們向后彰顯了大屏強大的承載力,彩電能承載的不僅僅是一片內容生態,還可以是一整個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