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營商的“戰爭”
這些年來,三大運營商之間的惡性競爭越演越烈,從初級階段的“文斗”( 營銷手段上的競爭),上升到了武斗(剪光纖、攻擊基站、搶攤位、全武行)。而隨著這種低質、低水平競爭的大規模開展,行業價值越來越低。像中國電信前總裁劉愛力所說,“一碗湯、湯一碗,倒過來叮當響,倒過去響叮當,倒過來倒過去,還是那碗湯,可每倒一次,行業價值下降一次。”
2、握手言和?
而近段時間,三大運營商先后宣布停售不限量套餐,連超套流量資費都出奇的一致,這一點都不像過去“你死我活”的模樣。因此,坊間傳言,三大運營商已經協商好,停止了無意義的價格戰。而中國聯通流出的一份內部材料中明確提到:“省公司層面已與友商開展競合工作,并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在省內停止以贈卡、低門檻、大額送的校園市場惡性競爭,通過競合提升價值,實現高質量發展。”并要求“執行時間暫定9月1日,將與友商保持同步。不再打價格戰的傳言好像被證實了!
3、230萬電視機到達戰場!
但是,自2019年3月至今,中國移動正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批量的智能電視采購工作,包括廣東、浙江、山東、青海、江蘇、河南、河北等近全國半數省份,采購總量超過了230萬臺,逐漸逼近運營級規模需求。從各地方來看,浙江移動是主力軍,采購數量(149萬臺)占總量的65%。青海、山東緊隨其后,分別采購28萬、15萬。從趨勢來看,僅6-8月期間,就采購了167萬臺,占比73%。新增貴州、河南、河北、天津、福建、湖南、湖北、新疆8個省份試水新策略。規模之大實屬少見。未來預計將有更多省份陸續加入,帶動更大規模的采購量。從電視機品牌來看,傳統電視機廠商成為中標大戶,海信、創維、康佳、TCL、長虹都榜上有名。而真正的互聯網企業打造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只有小米,但其采購量最多,超70萬臺,占總采購量的30%。從采購的電視尺寸來看,從32吋-65吋各型號皆有,但50吋以下的采購量占更大比重。這和用戶近年來偏好大尺寸電視的需求相悖,看來“不差錢”如中國移動,也不得不考慮成本。
4、價格戰升級,電視“免費送”!
作為收入、移網和寬帶用戶數均排名第一的中國移動,為何在近半年內要采購數量如此巨大的智能電視機?據悉,各地移動已推出了“電視機+手機業務+寬帶+TV”的融合套餐,在套餐資費達到設定的金額后,即可免費獲贈電視機。中國移動“免費送”策略正式亮相!例:6月中旬,杭州移動發布優惠活動:用戶只需要保底消費98元再訂購一個家庭權益包,即可最低58元買到一款智能電視。溫州移動推出“合家歡大禮包”:新用戶承諾保底消費不低于158/月,合約期3年,即可獲贈100M寬帶、電視機、智能機頂盒,以及電視影視VIP服務。
8月1日,湖北孝感移動也推出寬帶0元享+電視免費送活動,并且根據套餐檔次的提高,電視機檔次也隨之提高。
從開始的送米、送面、送油、送小家電、送手機,使移網用戶遙遙領先。到拿到寬帶牌照后的“免費送寬帶”,使其寬帶用戶在短短3年內,從零起步到成為國內寬帶市場的霸主。
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如今,中國移動直接加碼“免費”送電視,為的就是通過價格戰搶占家庭電視業務市場。據中國移動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業績顯示,家庭市場收入同比增長21.3%,成為個人、家庭、政企、新業務市場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個領域,也是增長勢頭最強勁的板塊。所以中國移動如此不惜成本占領市場,在物聯網、5G時代來臨前,提前布局未來智慧家庭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