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雙科技發布了國內互聯網廣告2018年無效流量白皮書,通過對2016—2018年的數據進行全面地監測和分析后得出結論:
全年整體分析:
2018年無效曝光有所下降,但占比仍然高于 30%,無效點擊與前兩年基本相差不大。
2018年分季度趨勢分析:
通過對數據的洞察發現無效曝光在第一季度較高,第二季度偏低,三、四季度趨于穩定。而無效點擊方面,全年高峰同樣出現在第一季度,達到了26.61%。
2018年分月趨勢分析:
通過對數據的洞察我們發現6月和11月無效點擊占比趨勢呈現較為明顯的波峰狀態,而6月和11月分別有年中618和雙11大型電商大促活動,各個廣告主廣告投放量都有所增加。
分媒體類型——無效曝光:
通過對數據的洞察重點分析了垂直、門戶、視頻以及網盟/DSP四個媒體類型,發現各媒體類型無效曝光占比排名維持不變,垂直類和網盟 /DSP類的媒體無效曝光占比仍然是重災區。另外,全部四類主要媒體類型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視頻廣告曝光情況有較明顯的改觀,下降幅度超過5%。
分媒體類型——無效點擊:
重點分析了垂直、門戶、視頻以及網盟/DSP四個媒體類型,相較于2016年和2017年,2018年主要的4個媒體類型在無效點擊方面,都有所下降。
細分行業——無效曝光:
以汽車、快消、互聯網科技、消費電子4個行業數據為例,通過對數據的洞察我們發現無效曝光情況整體有小幅下降趨勢,互聯網科技行業有小幅上升。
細分行業——無效點擊:
市場環境中汽車行業的無效占比約大于30%。得益于國雙在無效流量的研究及努力,國雙客戶的無效點擊占比都有所降低,汽車行業降幅超過5%。
分設備——無效曝光:
隨著流量在不斷向移動端遷移,移動端廣告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通過對2016-2018年的分設備流量進行分析后發現,雖然目前移動端的無效曝光占比較低,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只是程度有一定減緩。
分設備——無效點擊:
與無效曝光類似,無效點擊也呈現出了類似的趨勢,PC端占比雖高,但較上一年有小幅下降。而移動端卻有了微弱的惡化。
隨著OTT廣告市場的成熟,中國首個針對OTT廣告市場的監測標準——《MMA中國無線營銷聯盟OTT廣告監測標準》正式發布,這一標準是由MMA中國廣告標準委員會委派 , 國雙牽頭聯合OTT廣告標準小組多家成員企業合作的結晶。市場上對于OTT的監測方式中,SDK和C2S(Client-to-Server)API 比 S2S (Server-to-Server)API 更為安全、也更容易監測流量異常情況。所以,以下僅針對 C2S 監測模式的流量進行無效流量的分析。
2018 年智能電視總體 C2S 的流量中無效流量平均占比為 8.65%,分月占比如下圖,總體呈現小幅上升趨勢。
GIVT(常規無效流量)
2018 年,國內
數字廣告 GIVT(常規無效流量)平均占比為 2.01% 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2018 年,國內數字廣告 GIVT(常規無效流量)分設備占比 PC 端占比最高 2.35%,移動端 1.99%,智能電視端0.61%。
通過對數據的洞察發現 , 無效流量總體行業均值在 30% 左右,主要包含 GIVT 和 SIVT 兩個部分,而 GIVT的占比均值在 2% 左右,一方面是因為當前行業的黑名單量級還不足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黑產各類作弊的手段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高明,簡單常規的規則已經難以甄別出無效流量,需要更智能的技術手段有效判定出復雜無效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