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區塊鏈是建立在,互不可信的系統上的,因此各節點需要達成共識,才能建立信任,并且需要通過智能合約的約束,來確保節點將數據上鏈的時候是無惡的。事實上現有的節點,基本是布置在服務器上的,這樣很難做到完全去中心化,例如雖然是很多節點,大家借用同幾家巨頭企業的云服務,就是很大的隱患。更不用說像EOS搞的超級節點,實際上性能并沒有提高多少,并且這些節點的存在,都是以自己利益為主,去年發生好幾起不利散戶的事情,最后的仲裁也沒能給出公平的答復。
傳統的物聯網領域,都是基于服務器的中心化結構,所有設備的鏈接、數據處理都需要經過云計算,現在已經暴露出,諸如計算成本高、數據保護沒法監管、被攻擊后造成連鎖反應的問題。這些都是現有的中心化無法解決的。因而現在物聯網領域正在探索邊緣計算,即在靠近物聯設備終端的位置上,進行數據處理的方法,它同區塊鏈一樣也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但它更像我們小時去網吧玩CS,將整個網吧主機連在一起的局域網。即設備在原先可以交互,并產生數據的情況下,現在能做到自行處理計算數據,這樣就可以做到不連接云平臺,通過局部數據計算,就可以實現物聯設備的智能控制。
當各設備端具備邊緣計算的能力時,區塊鏈可以將節點部署在上面,這樣的節點都是機器,不需要云服務器,數據都是機器產生并計算,并且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這樣成為真正的完全去中心。這樣的一套系統,幾乎不需要人去參與,則排除了人為作惡的可能性。當然,現階段還面臨著很多問題,要不然國家也不會在今年兩會提出,大力支持這個方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