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京時間2019年2月14日訊,在春節檔期間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經歷了為期四年的打磨后成為該檔期最亮眼的黑馬,也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據近期的票房顯示,《流浪地球》成功突破了24億的票房,但是在票房的背后,不得一提的是云計算的努力功不可沒。
科幻電影能夠讓人們銘記,除了其故事本身的魅力外,震撼的畫面也是吸引受眾眼球的重要因素。據眾視媒體記者獲悉,電影本身時長90-120分鐘,每一秒鐘的電影鏡頭都由24幀畫面組成,普通渲染1幀需要半個小時,僅靠特效公司自身的渲染設備和算力,一部電影的渲染時間往往需要數萬小時,花費幾年的時間。而正是云計算的介入,在緩解電影制作團隊的壓力外,為觀眾奉獻了高質量的作品。
《流浪地球》的特效方Macrograph,它在制作電影時選擇與云計算行業巨頭之一的華為云合作。華為云通過運用了擁有海量計算和彈性使用特性的云渲染,將電影的原素材上傳至云端,遠程使用云計算系統進行渲染。云渲染可將任務分割成若干部分,由集群中的各個節點同時渲染,大大減少渲染耗時。同時,為了能夠讓觀眾享受頂級的視覺盛宴,云渲染系統的服務器也具備了驚人的圖形性能和網絡傳輸速度。
與常規云計算應用相比,華為云啟用的云渲染在滿足同樣數量的用戶需要時,所需耗用的硬件性能高出了數倍至數十倍,這對提供云渲染服務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規模、彈性擴容、供電溫控可靠性等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戰。華為云幫助Macrograph在極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了渲染工作,是云時代海量算力的堅實“基座”,為中國科幻電影“破繭成蝶”貢獻了寶貴力量。
華為云智能模塊化數據中心
華為智能模塊化數據中心搭載了基于AI技術的DCIM+智能管理系統,配備了華為獨有的iCooling、iPower、iManager先進技術,可輕松精細化管理制冷、供電、機柜等全部基礎設施資源,實現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持續最優化運行:
iCooling
iCooling提供了端到端的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數據中心溫控系統自動控制優化功能,實現IT設備的熱負載、溫控室內機的制冷輸出到室外的冷凍站全鏈路統一調控尋優,解決了云渲染業務的單柜高密度部署和突發大負載運行帶來的局部熱點等挑戰;
iPower
iPower實現了供配電系統全鏈路可視化管理,通過智能告警定位和關鍵器件壽命預測/失效預警構筑了多重可靠性保障的供配電系統,讓云渲染業務運行起來安全無虞;
IManager
iManager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軟硬件融合,實現數據中心資產和容量管理自動化,提高資源效率、利用率,支撐大容量、多用戶并發的云渲染需求。
同時,為滿足快速部署海量云算力的需求,華為對整個超大型云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系統進行了解耦和重構,工廠的模塊化預制過程和現場的土建工程過程同步進行;當預制基礎設施模塊到達現場后,僅需簡單的吊裝拼接和少量安裝工作既可完成整個數據中心的交付。
目前,華為也將于3月在南非推出基于當地數據中心的云服務,并先在約翰內斯堡建設數據中心,然后在開普敦建設數據中心。
END
數據中心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internet網絡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有關“數據中心”和“云主機”的信息,您可以點擊報名鏈接【http://cdn2019beijing.eventdove.com/ 】輸入免費報名優惠碼【CDN+】報名參加2019第七屆亞太內容分發大會暨CDN峰會,我們竭誠期待您的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