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14日,第七屆GFIC全球家庭互聯網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連接,再創新”為主題,共設12大主題論壇:GFIC全球家庭互聯網領袖峰會、GFIC亞太CDN年會領袖峰會、4K超高清論壇、IPTV創新論壇、視頻加速論壇、OTT領袖峰會、家庭大屏營銷論壇、融合CDN論壇、跨境加速論壇、亞太物聯網峰會、智慧家庭AIoT論壇、5G車聯網論壇。在13日下午舉行的IPTV創新論壇大會上,來自沃達豐(Vodafone)集團人工智能首席分析師的 Jayshree Kottapalli、上海電信互聯網部副總經理的傅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副總工程師的匡曉烜、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裁韓怡冰一起做了題為《AI推動5G環境下的運營商IPTV+增值業務轉型》的精彩討論。
主持人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區塊鏈專委會籌備組組長 丁中博士
主持人:組委會給的題目是人工智能推動5G環境下的運營商IPTV+增值業務轉型,我理解主要講兩個關鍵的議題,一個就是在5G環境下現有的IPTV的業務怎么轉型?怎么發生變化?第二個主要題目是講人工智能,講AI,在AI這個工具我們怎么用好它,來幫助,來加速,來優化運營商的業務轉型?我理解主要就是這兩個內涵,今天到會的都是著名的國內外的運營商,我們非常期待,聽聽他們的觀點,非常期待他們的見解。
上海電信互聯網部副總經理 傅銳
傅銳:大家好我是上海電信互聯網部的傅銳,專門從事IPTV發展和運營的單位,我們負責的運營,上海將近400多萬的IPTV用戶,跟百視通公司也有一個非常好的合作,今天拿到這個題目以后5G環境下的IPTV怎么發展?對上海電信來說這個優勢不是特別明顯,為什么呢?因為5G起來以后上海電信擁有的固網形式不復存在,我們跟移動,跟聯通還有一些友商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發展我們的用戶上了,拿到這個議題感覺非常有壓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東分院副總工程師 匡曉烜
匡曉烜:中國信息華東分院的匡曉煊,非常榮幸來這兒做一個分享,5GAI都是去年和今年大熱的概念,今年的主題又是IPTV,主辦方希望我們談談5G和AI這兩件事情跟IPTV結合起來怎么樣?分享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5G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也是我們牽頭中國的標準化和相關的一些技術實驗,據我的了解,5G對于普通人來講,和3G4G是非常平滑的演進的過程,給普通的消費者提供的只是一個更大的帶寬,更高可靠性的網絡,怎么講呢?理論的速率非常的實際,有更高的頻譜自然效應。對于普通用戶來講我的上網更快。當然在5G的初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按照流量收費的模式還有其他的政策才能調整,最后才能讓5G得到蓬勃發展。
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韓怡冰
韓怡冰:我來自優朋普樂,我叫韓怡冰,我跟前面兩位不一樣,他們都是專業的,這方面的專家,更偏技術,更偏研究方面的專家。優朋普樂和電信運營商進行合作,或者說我們跟電信運營商提供運營服務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有12年了,應該說是一個老同志了,像我一樣是一個老同志了。其實我不懂5G或者AI怎么來的,我是關心它怎么用的,從運營的角度來來說,它會遇到一個問題,它是一個技術,它讓速度更快,更個性化了,大數據采集更方便更便利了,用戶的標簽更完備了。
沃達豐(Vodafone)集團人工智能首席分析師的 Jayshree Kottapalli
Kottapalli:我是沃達豐集團人工智能首席分析師,剛才幾位嘉賓講了5G是下一代,IPTV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5G的確提供一個廣泛的天地,更高的速度,更好的連接,并且是很好的實時輸送,通過深度學習的算法來更好的促進,5G的利用和人工智能,他們都有很多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并且他們可以幫助IPTV更好的來理解,客戶到底對哪些內容比較有興趣,我們可以盡早的知道,人工智能可以進行仔細的分析,5G非常強的一點可以和人工智能結合起來。
主持人:對于用戶的滿意度來說目前有什么影響?
Kottapalli:在當前的形勢下,作為運營商有一些相應的產品并購,在歐洲和一些其他國家都有一些動作,我們通過5G來傳遞以往同樣的數據,人工智能很重要,需要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工智能可以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很多優勢。
主持人:5G來了以后對延遲方面有很大的改進,帶寬有很大的改進,對現在的IPTV業務有什么影響?
傅銳:我們的固定寬帶在家庭的應用場景非常多,作為一個信息接入點固定寬帶在現在的家庭里面其實已經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個5G上來以后肯定也不會一下子替代這個固網終端,包括資費的問題,包括終端都不是很成熟,前段時間給百視通有一個5G+8K的傳輸,現在主流的電視機還是4K的。我的意思是說在某些固定的場合,比如說我們的友商進不去的小區,或者我們進不去的小區會作為一個補充的方式進行競爭,當然它不是取代的意思。
匡曉烜:其實資費怎么講呢?每個運營商很關注,用戶也很關注,它需要技術的發展來不斷的調整,記得以前撥號的時候是按時計費,其實也是按照流量計費,那個時候它的流量基本上固定的,時長和流量有成比例的關系。后來推出來包月的套餐,到現在幾乎沒有人用長計費了,都是按照連接數來計費。到了5G時代,5G的帶寬和現在固網的帶寬是相當的,其實運營商也需要有一個思維轉變的過程,我認為從資費說起,5G時代大家更會接受連接收費的模式,普通用戶會得到更好的服務。
Kottapalli:在中國,包括在其他地方有這樣的一個普及以后開始被5G所替代,不僅僅是運營商,作為政府來說,作為整個業界來說也是努力期待著5G的到來,整個行業都希望有更快的技術迭代和更新,能夠促進其他領域的發展,對任何國家來說電信事業都是這個國家的主要血脈所在,我們要快速的發展,需要讓人工智能落地,我們也需要有一個骨干,這樣一個骨干可以讓AI,包括我們的互聯網能夠落地,5G就是這樣的一個催化劑,讓我們都有動力積極推動5G的發展,不僅僅只是政府,還有GMC這樣的機構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總結:5G的推動,是整個產業整個經濟中間其他部分,現在步入了人工智能AI的階段,人工智能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于時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會層面,在產業層面,人工智能逐漸的普及和應用推動了運營商走向了5G。雖然4G的網絡剛剛建好,還沒有收回成本,現在5G又要大量投資,但是產業里面廣泛的AI應用,還有物聯網的應用應該會給運營商帶來很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