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使用手柄按鍵?被線纜繞得團團轉?那你確實玩兒過PC端的VR游戲。因為HTC Vive, Oculus Rift、Sony Playstation這些VR頭盔都需要通過纜線連接到電腦,以及通過有不少按鍵的手柄來操作游戲。而現在,
眼球追蹤
技術在VR上的應用,可以完全解放雙手。只呈現眼球所顯示的場景,也可以減少軟件計算量,也就不再需要一臺高配置的PC。目前,有不少VR設備公司都在推動這一技術的應用。而Oculus很可能是為了Oculus Santa Cruz這一款不同于Rift的移動VR產品。
Oculus收購The Eye Tribe
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Facebook旗下公司Oculus確認收購一家專做眼球追蹤的創業公司The Eye Tribe,并且將使用其技術來改善Oculus VR產品。Oculus目前還未公布收購的具體細節。Eye-tracking技術由來已久,為什么Oculus要收購這樣一家創業公司?這個技術將給Oculus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The Eye Tribe成立于2007年,四位創始人都來自哥本哈根科技大學,項目誕生于他們的研究項目。目前團隊有16個人,主要聚焦于為多平臺提供眼球追蹤的軟件和硬件。眼球追蹤技術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The Eye Tracking致力于降低這個技術產品的價格,使其進入大眾消費市場。他們已經推出了面向計算機設備的眼球追蹤開發者套件,售價99美元,一個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眼球追蹤盒子,售價199美元。
在演示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眼球追蹤盒子可以連接到電腦、平板、手機等多種設備。當你在做飯時,你完全不用顧忌你油膩膩的雙手,直接用眼睛來翻看你的菜譜。接聽電話或者發送信息。這個眼球的追蹤可以聚焦到一個很小的按鈕。而最為炫酷的莫過于用眼球來切水果了。用眼神可以切水果,在VR游戲里用眼神殺人也是家常便飯啦。
眼球追蹤技術對VR的改變
百萬美元的技術真正進入消費市場后,想象我們的生活場將發生的變化,其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首先就其在VR上的應用就有兩點格外突出。首先,眼球交互代替了手勢識別和手柄控制。眼球的移動的方向,時間長短,都會具備特別的操作意義。而這一切都不需要像去記住手柄上不同按鍵功能一樣費力,眼球的表現是最為直接反應玩家的場景和心理狀態的,一切活動都會變得特別自然,游戲體驗也必將提升不少。當然,游戲公司會獲得更多的玩家數據。
第二個是視點渲染技術。這個技術只清晰呈現玩家注視的場景,而模糊不在玩家視線內的的場景,這將大大降低VR系統的計算量。如何運轉起大型復雜場景是目前VR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由于VR的場景要特別精準,物體要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否則玩家就會認為看到的世界不夠真實。玩家在移動頭部的時候,物體也會相應地變換位置,視點拉近和退后都會影響景深,這些變化都需要大量的計算和不斷更新。目前的VR能達到每秒36次的刷新,而要達到人眼場景轉換的速度則需要2000-3000次每秒,目前即使使用高配置的PC設備仍然難以達到,更不要說那些簡單的移動VR設備。
從移動互聯網席卷一切的趨勢來看,VR輕便化、移動化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誰會喜歡在玩兒酷酷游戲時卻看起來像一個被線纜牽著十分呆逼的天線寶寶呢。因此,這次的收購除了對Oculus Rift的更新有幫助以外,似乎對于Oculus在10月推出的一體機Santa Cruz意義更為明顯。
Santa Cruz是Oculus在移動VR領域最重要的嘗試。它使用起來像是Oculus Rift, 但是看起來卻像是Gear vr,但是它既不需要連接PC,也不需要連接到手機。同時,Santa Cruz加入了位置追蹤功能,玩家能擺脫單一視角,在VR場景中走動來觀看所有場景。而目前其分辨率和性能仍然不夠,可以想象,眼球追蹤技術將會帶來不少優化。
雖然Oculus Santa Cruz還是原型機,我們也無法預測移動VR的真正普及會是什么時候。然而眼球追蹤技術卻是VR的絕對趨勢。
Oculus首席科學家Michale Abrash在談及VR趨勢時說道,VR將在5年內解決聚焦的景深問題。而視點渲染技術和眼球追蹤技術是關鍵的解決辦法。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經在這一技術上有所推進。例如,Fove 早在去年就推出了第一款以眼球追蹤技術為主的VR 頭盔。主打VR社交的公司Altspace也早已使用了眼球追蹤技術來使得其虛擬人物可以有更好的互動。10月,Google也收購了眼球追蹤公司Eyefluence.
眼球追蹤技術可以使得VR掙脫線纜的束縛,可以有更清晰的場景呈現,更多復雜大型的游戲。而我們更將期待這些技術對移動VR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