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湖北省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總體要求提出,至2027年,全省低空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產業能級大幅躍升,應用場景加快拓展,力爭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低空經濟成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在具體任務方面有涉及到:
1)完善地面起降“設施網”
加快《湖北省通用航空中長期發展規劃》布局的通用機場建設。研究制定《湖北省低空基礎設施布局規劃》,統籌布局通用機場與大型起降場,加強集約利用。鼓勵各市州結合當地實際編制小型起降點、中型起降平臺布局規劃。支持在符合條件的醫院、學校、體育場、商務區、高層建筑、交通樞紐、高速服務區、旅游景區等布設起降場地。積極推進已建成的應急救援起降點與低空起降場地融合使用。對新建或改擴建通用機場,給予投資主體最高1000萬元的補助,對新建各類起降場地,給予投資主體最高100萬元的補助。(牽頭單位:省發改委,配合單位:各市州政府、省財政廳、省應急管理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建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省文旅廳、民航湖北監管局)
2)構建低空智能“信息網”
按照“一期補短板填空白、二期按需求加密度”的原則,建設覆蓋全省的低空飛行通信、導航、氣象和監測等信息基礎設施。支持地方政府和民航管理部門合作共建,推動應急管理ADS-B基站接入民航系統。加快北斗、5G及5G-A、ADS-B、雷達、低軌衛星等技術的融合應用。與軍民航管理部門建立通信專線和信息協調系統,實現常態化低空空域使用和飛行協調。對低空信息基礎工程建設項目,按照不超過審定合同額的50%進行補助,每個項目補助最高100萬元,每個企業每年最高500萬元。(牽頭單位:省發改委,配合單位:各市州政府、省財政廳、省應急管理廳、省經信廳、省林業局、省氣象局、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重點提出大力培育以下“低空+”經濟新業態:
1)“低空+應急救援”
加大低空飛行器在城市公共管理領域的應用,省政府相關部門及各市州根據工作需要將購買低空服務統籌納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支持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無人機城市管理試點。鼓勵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域建設基于無人機等低空飛行應用的城市智慧化治理體系。積極推動低空應急救援融入全省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構建全省統一標準、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鼓勵拓展低空飛行器在森林防火、高層滅火、搶險救災等場景的應用。(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2)“低空+物流配送”
探索“航空+低空”物流體系建設,布局“干-支-末”物流配送。加快推進低空飛行器在物流領域應用,結合省內物流園區、快遞分撥中心、重要商務區布局低空物流節點。支持一批快遞物流頭部企業實現無人機物流業務常態化運營。(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配合單位: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商務廳、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湖北機場集團)
3)“低空+城市交通”
率先在武漢都市圈開展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試點。推動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在城市空中交通中的示范應用,支持通航企業發展以eVTOL為主的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鼓勵運輸機場和通航機場聯合拓展客運業務,推動“干支通、全網聯”。(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4)“低空+時尚旅游”
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各類低空經濟新興消費項目。鼓勵各地依托重點旅游景區開發空中游覽等特色項目,打造一批“云端游”系列產品。強化武漢經開國際航聯世界飛行者大會、荊門漳河愛飛客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運動賽事品牌。(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文旅廳、省體育局)
5)“低空+農林生產”
充分發揮湖北農業大省資源優勢,全面推廣綠色農業、現代農林業植保作業,開展植保無人機規范應用試點、高質量作業示范,對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植保無人機,落實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積極推廣低空飛行器在作物監測、農藥噴灑、精準種植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6)“低空+北斗應用”
全面推廣北斗技術與低空應用融合,推動各類低空飛行器配備北斗高精度機載終端,實現低空飛行實時動態監視;推動省內ADS-B基站改造升級為基于北斗多模授時的ADS-B地面站;打造覆蓋全省的北斗低空綜合服務平臺。積極探索5G通信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體化的低空空域監視技術應用,作為北斗定位+短報文、ADS-B等低空空域主要監視技術的補充。(牽頭單位:省發改委,配合單位: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經信廳、省應急管理廳、民航湖北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