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工信部印發的《工業領域數據安全能力提升實施方案(2024-2026年)》正式對外公示。
總體目標提出,到2026年底,工業領域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立。數據安全保護意識普遍提高,重點企業數據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重點場景數據保護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數據安全政策標準、工作機制、監管隊伍和技術手段更加健全。數據安全技術、產品、服務和人才等產業支撐能力穩步提升。開展數據分類分級保護的企業超4.5萬家,至少覆蓋年營收在各省(區、市)行業排名前10%的規上工業企業。遴選數據安全典型案例不少于200個,覆蓋行業不少于10個。
在提出的系列重點任務中:
1)增強數據安全保護意識。加大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宣貫培訓力度,提高各行業企業數據安全意識。督促企業依法依規落實數據安全主體責任,壓實各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數據安全第一責任,建立健全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配足數據安全崗位和人員隊伍,定期開展數據安全教育培訓。引導企業貫徹發展與安全并重原則,將數據安全管理要求融入本單位發展戰略和考核機制,加強數據安全工作與業務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
2)開展重要數據安全保護。指導企業建立健全數據分類分級保護等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梳理識別重要數據和核心數據,形成目錄并及時報備。督促重要數據和核心數據處理者明確數據安全負責人和管理機構,落實數據分級防護要求,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及時發現整改安全隱患,按要求報送評估報告。指導企業加強重要數據和核心數據安全風險監測與應急處置,及時報告重大風險事件。推動各行業企業加強商用密碼應用保護數據安全。
3)強化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遴選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代表行業發展水平、關系產業鏈安全穩定或關乎國家安全的企業,滾動編制工業領域數據安全風險防控重點企業名錄。將名錄內企業作為數據安全監管重點,督促其在落實數據安全要求基礎上,著重提升風險監測、態勢感知、威脅研判和應急處置等能力。發揮部省兩級主管部門作用,統籌各方數據安全監測預警手段和技術力量,加強技術支持,協同做好企業數據安全保護。
4)深化重點場景數據安全保護。指導企業圍繞數據匯聚、共享、出境、委托加工等重點數據處理場景,排查數據安全保護薄弱點,實施貼合行業特點的數據保護措施。聚焦供應鏈上下游協作、服務外包、上云上平臺等典型業務場景,厘清多主體數據安全責任界面和銜接模式,建立全鏈條全方位數據安全保護體系。針對勒索病毒攻擊、漏洞后門、人員違規操作、非受控遠程運維等易發頻發風險場景,加強風險自查自糾,采取精準的管理和防護措施。面向數據要素大規模流通交易典型場景,打造一批安全解決方案。
在數據安全保護筑基工程專欄中提出,分業推進數據安全保護能力躍升。在有序推進宣貫培訓、分類分級保護等工作基礎上,立足鋼鐵、汽車、紡織、集成電路等行業實際,聚焦重點場景、重點環節、重要系統平臺、重要數據等,進一步加強行業數據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和保護力度,實現行業數據安全保護能力整體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