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已對外公示,該政策措施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1)在鼓勵在線新經濟生態園創新建設與管理模式方面
支持三個生態園園區開發運營主體與在園企業協同共建產業技術平臺、公共服務中心、眾創空間等。加快園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各園區特色應用場景,鼓勵5G+、數字人、無人車、服務機器人等創新業態在園區試點應用。支持三個生態園加強人才培育,創新人才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符合市場化標準的人才評價機制。
2)在推動建設新一代算力基礎設施方面
鼓勵在線新經濟優質企業參與本市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設,協力打造城市多層次商用智能算力集群。打造市級智能算力統籌調度平臺,構建規模化先進算力調度和供給能力,支持完成智能算力部署的在線新經濟企業納入統籌。支持打造智能芯片軟硬件適配體系,降低企業適配成本。
3)在加快建設城市區塊鏈基礎設施方面
推動“浦江數鏈”城市區塊鏈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構建專用算力集群和分布式開放網絡,打造支撐便捷上鏈、用鏈、跨鏈的公共基礎服務平臺。面向政府和公共服務、數據流通、跨境貿易、航運物流、供應鏈金融、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打造一批區塊鏈標桿示范場景。鼓勵優質企業、科研院所等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和生態共建,打造區塊鏈全鏈條技術自主創新體系。積極探索與海外開展合作,打造跨鏈開放應用試點。
4)在完善數據要素開放流通機制方面
加大公共數據開放力度,建立完善協議開放、授權開放等數據運營機制。鼓勵在線新經濟企業融合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開展創新應用,到2025年,建設30個以上試點示范項目。建設臨港新片區國際數據港先導區,打造數據跨境一站式服務窗口。支持上海數據交易所培育在線新經濟特色板塊,對掛牌交易且達到一定交易額的在線新經濟數據產品,按照規定予以專項補貼。
5)在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能力方面
支持本市在線新經濟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模型,鼓勵形成數據飛輪,加速模型迭代,對取得重大成果的企業按照規定予以專項獎勵。將符合條件的大模型應用納入人工智能示范應用清單和創新產品推薦目錄。支持本市國有企事業單位開放大模型應用場景,鼓勵采用經測試評估的大模型產品和服務。組建大模型語料數據聯盟,鼓勵在線新經濟企業共同推動高水平語料數據要素建設。
6)在探索建設規范先行的Web3.0生態方面
支持在線新經濟企業面向Web3.0智能合約、網絡操作系統、數字身份認證等技術開展研發攻關。開放數據資產確權、供應鏈管理、經營主體信用、商品溯源、跨境貿易流通等場景,鼓勵在線新經濟企業打造分布式應用。
7)在支持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面
支持在線新經濟企業參與各類市級產業專項資金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申報。對國家和本市明確的重點任務,具有戰略性、公益性的關鍵項目,經市政府批準,支持比例最高可達核定項目總投資的50%,支持金額最高5000萬元。支持在線新經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對在線新經濟領域符合條件的產品和服務,支持納入本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作為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采購參考。相關企業在申請專利試點示范企業認定時,可以按照規定給予適當加分。
提出了一批開放應用場景如下:
1)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本市集成電路、紡織、汽車等領域“工賦鏈主”開放場景,與本市在線新經濟平臺企業開展合作,共同打造重點行業數字供應鏈,建設智能工廠網絡、行業特色數據空間、綠色低碳、供應鏈金融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支持在線新經濟企業與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商、本市特色產業園區合作開展“平臺+園區”融合創新。
2)推廣智能共享移動出行方式
擴大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覆蓋范圍,逐步實現快速路開放,鼓勵新型移動出行領域的企業打造智能出租、新型無人配送示范應用。優化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總量調控和動態調整機制,在郊區人口密集區域合理增加投放數量,同步做好運維調度工作。
3)優化互聯網醫療體驗
放寬部分慢性疾病醫保支付范圍,優化互聯網醫院服務模式,推動建立線上診療、處方開具、藥效追蹤、遠程復診全鏈路管理體系。完善互聯網醫療的醫保線上支付結算,建立覆蓋“醫+藥+保”等領域的互聯網醫療保障體系。
4)促進線上教育有序發展
完善教育數字基座標準,引導企業依據標準打造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各類服務與應用。開放面向不同教育階段和類型的在線教育應用場景,形成“政府統籌、企業建設、學校購買”的供給機制,推動技術技能人才精品在線培訓課程開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