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工信部印發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已對外公示。
在發展目標方面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具體任務方面,開發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機器人“大腦”,增強環境感知、行為控制、人機交互能力,推動云端和邊緣端智能協同部署。建設大模型訓練數據庫,創新數據自動化標注、清洗、使用等方法,擴充高質量的多模態數據。科學布局人形機器人算力,加速大模型訓練迭代和產品應用。開發控制人形機器人運動的“小腦”,搭建運動控制算法庫,建立網絡控制系統架構。面向特定應用場景,構建仿真系統和訓練環境,加快技術迭代速度,降低創新成本。
還提出了要構建完善人形機器人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凝練關鍵技術、物料、企業、制造裝備、質量、標準、關鍵軟件等清單,精準推進“補短鍛長”。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學研用組成創新聯合體,加強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創新進程。加快人形機器人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模式。
拓展場景應用方面:
1)服務特種領域需求
加快人形機器人在特種環境應用,面向惡劣條件、危險場景作業等需求,強化復雜環境下本體控制、快速移動、精確感知等能力,打造特種應用場景下高可靠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面向要地警戒守衛場景,強化人形機器人在復雜地形高機動魯棒行走能力、態勢感知與智能決策能力。面向民爆、救援等特殊環境,強化人形機器人本體安全防護能力、復雜任務智慧生成與高精度操作能力,降低作業人員危險性。
2)打造制造業典型場景
聚焦3C、汽車等制造業重點領域,提升人形機器人工具操作與任務執行能力,打造人形機器人示范產線和工廠,在典型制造場景實現深度應用。面向結構化生產制造環節,推動人形機器人在裝配、轉運、檢測、維護等工序的應用和推廣。面向非結構化生產制造環節,加強人形機器人與設備、人員、環境協作交互能力,支撐柔性化、定制化生產制造。
3)加快民生及重點行業推廣
拓展人形機器人在醫療、家政等民生領域服務應用,重點提升人機交互可靠性和安全性,開發具有復雜區域引導、靈活操作、魯棒行走、多模態人機交互的解決方案,滿足生命健康、陪伴護理等高品質生活需求。推動人形機器人在農業、物流等重點行業應用落地,提升人機交互、靈巧抓取、分揀搬運、智能配送等作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