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百視通網絡電視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對話’電視論壇”——“共融共創,廣電5G大視聽新模式”論壇舉行期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互聯網視聽技術研究所所長施玉海會上介紹了當日正式發布的5G頻道廣電信號傳播版權保護管理系統——“安播鏈”系統的一些情況。
廣電的核心優勢主要體現于,其是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在政策層面上具備著優勢地位,廣播電視在公共服務層面基礎較為堅實,其直播業務長久來被眾多的用戶所認可。而其相對優勢則體現于,擁有一張待升級的大網,電視大屏仍占據重要的收視地位,廣電5G網絡和平臺正處于建設完善階段,廣電還有著強有力的內容審核團隊。
面對著新技術的融合應用發展,特別是基于互聯網的規模效益和流量經濟,廣電需要合力構建起新一代的播控體系,以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廣電的“安播鏈”也由此誕生。
在組織架構上,安播鏈是由智慧廣電傳播創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內容傳播創新中心牽頭,聯合電視臺等機構,成立起安播鏈聯合工作機制,以共同維護、協調、決策,并負責安播鏈的運行管理。
在總體定位方面,安播鏈以構建全媒體播出體系為戰略目標,優化廣電的內容生態,并重構臺網協同關系,積極擁抱互聯網,以推進大視聽格局下的集約化發展。
安播鏈的三大基礎體現如下:
1)技術基礎方面
安播鏈以區塊鏈技術解決內容的流轉和傳輸安全問題,以云原生技術解決新業務的快速部署和靈活擴展問題,以大數據技術解決以用戶為中心的運營問題,以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全過程智慧化和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問題。
2)業務基礎方面
安播鏈以全國5G頻道在內容生產、內容審核、內容流轉、內容播出等端到端全鏈路安全可信業務體系為底座,符合大中小多屏聯動及固定移動相結合的媒體融合業務發展態勢。
3)傳輸基礎方面
安播鏈以廣電全國一網基礎設施和廣電5G網絡的有線無線協同覆蓋為支撐,其規模和流量可滿足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需要。
面臨全新的行業困境及發展機遇,安播鏈是廣電重塑地位并順應互聯網發展思維的技術融合下產生的關鍵技術路徑。
總體而言,安播鏈具有“共建、共享、共治、共贏”的特征:
1)在行業賦能方面,安播鏈能利用廣電的存量資源實現互聯網化,并能賦能現有的內容提供方;
2)在權利保障方面,安播鏈參與方擁有參與的全部決策權,對自有內容具有絕對控制權,非授權不能訪問其內容;
3)在內容安全方面,安播鏈不需要改變現有的存儲模式,支持分布式的安全存儲,進一步保障了其存儲與分發的安全性;
4)在頻道上鏈方面,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和業務內在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推動5G頻道這樣的廣電新業態上鏈也是必然需求,可使得廣播電視能更高效便捷的傳達給用戶端。
安播鏈的邏輯架構中,可以將電視臺、廣電專業運營機構的節點串聯為聯盟鏈的方式,將內容摘要、內容尋址、內容審核等關鍵信息上傳到安播鏈(聯盟鏈)上,通過區塊鏈的技術打造成對5G頻道支撐系統,可通過CBNET等骨干網實現專網的傳輸,能反饋到各類終端用戶(TOC),更能助力互聯網等外部內容機構的分發、上線及審核等(TOB)。在內容整體的生產、審核、播出、消費等關鍵環節,可通過聯盟鏈獲取信息進行驗證,保障了端到端的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