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來,受上海本土疫情影響,線下大型展會、文藝演出都按下了階段性的暫停鍵,許多市民也都開啟了居家隔離生活。為了積極響應政府防疫號召,SMG旗下文旅、演藝以及教育培訓等相關機構都第一時間暫停了線下演出及線下課程,并積極切換線上模式,通過云端繼續為觀眾提供豐富優質的內容產品及服務。
3月15日起至3月20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聯手東方明珠新媒體,于每晚19:30在百視通IPTV、互聯網電視,東方有線,百視TV APP等新媒體平臺限時播出一部精選優秀話劇劇目。在疫情防控狙擊戰的關鍵時刻,雙方的合作將線下演出搬上電視大屏,在線下演出取消期間,繼續為廣大用戶提供滿滿的“精神食糧”。
在劇目方面,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大型原創話劇《追夢云天》于3月15日晚19:30率先播出,隨后每晚同一時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精選優秀劇目《商鞅》、《冒牌人生》、《山海經》、《烽火家書》、《秀才與劊子手》將接連亮相,不久之后,SMG演藝集團旗下各家藝術劇團的更多優質劇目也有望搬上大屏,與觀眾朋友云上見面。
攜扛鼎之作《商鞅》 “云上安福路”限時開放
今晚19:30,大型歷史話劇《商鞅》將登陸大屏,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扛鼎之作,《商鞅》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經典作品演出季的壓箱底劇目,被稱為“百年話劇史無法繞過的精品力作”。創排于1996年的《商鞅》,首演就以恢弘的氣勢、深邃的主題和各具個性的人物,轟動全國。在演員們的表演中,戰國時期大改革家商鞅的傳奇一生,不是史書中蒼白遙遠的冰冷記載,而是可以直接感受到改革變法的慘烈與改革者雄渾熾熱精神氣魄。《商鞅》誕生以來,久演不衰,國內演出足跡遍及北京、上海、南京、香港、臺灣等地,并赴新加坡演出,曾一舉斬獲“文華獎”、“梅花獎”、“曹禺戲劇文學獎”等多項大獎。后又歷經數版復排打磨,成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金字招牌。
將重磅劇目搬至線上與觀眾分享,體現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誠心”與“暖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同時也在為重啟大幕做著積極的準備,隨時迎接劇場重啟,為觀眾創造更安全安心的觀劇環境。
精選優質劇目 戲劇的力量直抵人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是上海唯一一家國家級專業話劇院團,也是中國最優秀的話劇院團之一,其作品積累豐厚。為配合抗擊疫情,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第一時間暫停線下演出,并從版權情況、內容質量、短期演出計劃等多方面考量,率先挑選出了《追夢云天》、《商鞅》、《冒牌人生》、《山海經》、《烽火家書》、《秀才與劊子手》等多部優質劇集搬上云端。
大型原創話劇《追夢云天》聚焦國產大飛機制作,作為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演,以飛機設計工程師唐瑛的視角,來展現飛機制造過程中中國民航人的心路歷程,刻畫出制造業老、中、青三代人中的杰出典范在不同時代、不同崗位上的家國情懷。《冒牌人生》根據陳思安同名小說集改編,并由她親自擔任話劇編劇。故事內容充滿戲劇性,寫作手法上也有所創新。2019年,《冒牌人生》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新文本孵化”演出劇目經過反復打磨與修改,成為了該孵化計劃中最快正式登陸大劇場的項目。舞臺劇《山海經》以中國志怪古籍為靈感,邀請英國導演團隊,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設計及技術團隊共同創作,講述一則現代故事。音樂劇《烽火家書》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制作出品,選取戰爭期間感人肺腑的書信故事,改編不同時期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融合戲劇、音樂等元素,講述1931年至1949年中國戰爭大事件。話劇《秀才與劊子手》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06年制作的作品,由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維若編劇,著名導演藝術家郭小男執導,是一部極具怪誕色彩的黑色喜劇……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一一呈現,必將滿足廣大戲劇迷的戲癮,安心宅家看話劇。
助力抗疫 百視通開啟“云演藝”
作為新媒體平臺,近年來百視通致力于加快媒體深度融合,擔負起主流媒體服務民生的責任。今年,百視通于年初提出了“云演藝”計劃,在文化領域,與上海越劇院、上海交響樂團等藝術團體都有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藝術演出的數字化“謎題”,通過技術手段和精細運營,盡量保留藝術的感染力,也讓更多的人在容易情緒緊繃、行動受限的時候,感受文化帶來的慰藉與安撫。
2020年3月底,百視通攜手上海人民廣播電臺947頻率、上海辰山植物園,特別策劃了一場櫻花樹下的VR“云直播音樂會”,將春天里最美好的因素糅合在了一起,讓春色與音樂,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傳播到不能去現場的人們的眼睛里、耳朵里。同年7月,上海決定舉辦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這是疫情給影視行業帶來巨大考驗之后,一個重要“重啟”信號,也是全球第一個恢復線下影展的電影節。百視通同步啟動“線上影展”,打造與線下呼應的云上電影節。
2021年9月,百視通攜手上海越劇院共同打造以越劇為核心內容的線上大屏產品——中國越劇問世,推出名家名劇賞析,打造越劇文化課堂,將世紀經典《紅樓夢》,以及《梁祝》、《西廂記》等戲曲經典搬上大屏,讓全國的越劇迷有了一個“永不落幕的戲院”。今年,雙方共同制作的24節氣越劇短視頻以“一個節氣+一對越劇CP“的模式精心打造,用新方式傳播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獨特魅力。
特殊時期,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日夜連軸轉,開足馬力;上海市民則以極高的市民素質,展現對于這座居住這座城市的熱愛和責任。在文化新媒體領域也是如此,通力配合,各司其職,有好內容的出內容,有好平臺的出平臺,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事,拿得出來,頂得上去,可能就是當前階段為社會出力的最好詮釋。
百視通希望在很多人都“居家”的日子里,繼續緊緊與大眾相連,傳播更多優質內容,以豐富的“精神食糧”助力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