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產影視“出海”不再局限于海外發行這一維度,更多公司開始以自建海外平臺為載體,向海外用戶提供立體化服務。這不僅豐富了傳播渠道,更成功實現了國產影視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蛻變,增強了國產影視IP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日前,
未來電視有限公司國際業務中心總監崔峰接受了“綜藝報/視聽廣電”的專訪,全面介紹了未來電視以“
文化出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
中國聲音。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旗下的唯一互聯網電視運營機構,未來電視也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讓更多央視內容資源“揚帆出海”。未來電視有限公司國際業務中心總監崔峰告訴《綜藝報》記者,未來電視的出海渠道主要包括自建海外版客戶端“Sinow TV”、海外新媒體平臺,以及和當地運營商合作的智能大屏端。
崔峰介紹,“Sinow TV”以央視內容為主,既包括《朗讀者》《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國》等央視頭部內容,也囊括了《炫舞未來》《貝塔未來星》《足球道路》等未來電視垂直類節目獨家IP及短視頻等內容,目前已落地越南和柬埔寨,泰國、加拿大、澳洲等也在積極推進中。
崔峰介紹,貼近生活的國產主旋律劇開始被海外觀眾接受,“今年,未來電視在海外播出的《山海情》就很受歡迎。” 崔峰也認為,“語言的本地化工作一直是國際傳播的重要環節,影視作品的翻譯涉及情節、語氣、文化的不同,相較于其他行業,要求更加嚴格。”因此,未來電視專門組建了語言本地化服務團隊,已為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觀眾,提供印尼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10余種語言的譯制、字幕和配音服務。
崔峰透露,隨著“出海”作品增多,中國演員的受歡迎程度也越來越高。比如,未來電視發行的電視劇《青春須早為》的男主角胡一天,就憑借《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在海外積聚了大量人氣。“國產影視劇讓海外觀眾看到中國年輕人的青春正能量,成為他們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他還表示,國際傳播是未來電視肩負的責任之一,未來電視將在維護現有渠道之外,積極探索北非、中東、俄羅斯等新區域。
如今,網絡視聽已經成為國際傳播主力軍。流媒體平臺的向外突破,一方面用工業化及接軌國際制作標準的影視產品,形成自身內容競爭力;另一方面,以技術為手段,用多樣化的分發模式擴大優質內容的輻射范圍,打通中國影視產業邊界,讓中國文化“出海”的步伐,走得更加扎實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