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CN訊 11月16日消息(任放)今日,在2019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舉辦5G合作創新峰會。峰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區塊鏈將為未來產業互聯網帶來巨大發展,中國移動目標打造一套區塊鏈能力體系,從而推動從物聯網到數字金融、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共享經濟的發展。
區塊鏈促進產業互聯網高速發展
1G、2G、3G時代的移動通信,實現了人與人通信的使命,滿足溝通和辦公基本需求信息,但內容和業務相對匱乏;4G時代,實現了人與信息互聯,促進互聯網和新媒體繁榮,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娛樂方式;隨著5G到來,迎來萬物互聯,產業互聯網得以高速發展。
產業互聯網意味著產業與產業之間、產業各個環節之間,方方面面要緊密合作,沒有信任是行不通的。黃宇紅表示,信任特別關鍵,區塊鏈就是建立信任的一個最重要的平臺,它把每一個孤立的點,用信任的機制協同起來,帶來未來產業互聯網的巨大發展。
中國移動打造區塊鏈能力體系
從企業的角度看區塊鏈,如何用好企業內的數據非常關鍵,協調各個環節,推動共同決策、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需要提升運營商之間、運營商與上下游產業伙伴的協同效率;從全社會方面來看,則需拓寬跨行業協作領域,促進社會生產要素郵寄整合、無縫協同。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在區塊鏈的發展中,希望提供一個全套的區塊鏈的能力,所以中國移動會打造一套區塊鏈的能力體系。
“目前,中國移動基于云網平臺已經打造了包括人工智能等在內的很多能力,我們可以打造區塊鏈的能力來服務于客戶、服務于各行各業,這里面規劃了一個體系。”
黃宇紅介紹說,這套體系最下面是基于BSN的連接能力化,同時建立區塊鏈的服務化平臺,在區塊鏈的連接能力下,基于CMBaaS業務能力化與5G結合,為上層應用提供信任+信息的融合服務化接口,提供區塊鏈的平臺能力,從而推動從物聯網到數字金融到社會民生、電子政務與智慧城市共享經濟的發展。”
技術研發與實踐并行
據了解,中國移動自2016年啟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在ITU發布了區塊鏈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自主研發了區塊鏈基礎平臺及應用,并在全國部署區塊鏈服務網絡(BSN),目前已在多個城市應用。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希望在技術研究和開發實踐的同時,形成自主可控的知識產權,并布局海外專利。
黃宇紅就中國移動針對區塊鏈研究所做的舉措進行了具體介紹:
首先,聯合高校研發力量,攻關聯盟鏈底層關鍵技術問題,就如何高興能實現共識機制及網絡結構、拜占庭容錯算法等展開研究;其次,推動區塊鏈與應用場景緊密結合,基于網絡發展設計了區塊鏈相關應用;第三,研發了基于區塊鏈的聯盟身份認證系統,解決認證主體之間身份不互通的問題;第四,研發了基于區塊鏈的監控視頻存證系統與基于視頻指紋的系統,解決了視頻監控設備狀態和視頻內容缺乏公信力的問題;第五,研發了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SIM卡發卡管理系統,解決了物聯網卡發卡環節長、涉及主體多、難于追責問題等等。
“一體兩翼”體系致力消除區塊鏈安全威脅
黃宇紅認為,區塊鏈的發展還處于技術發展的初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不斷完善,包括節點的安全性、基礎安全架構等,安全內生成為非常重要的需求。
針對如何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安全可信的區塊鏈體系,中國移動提出“一體兩翼”體系。一體指的是規劃-技術-平臺-生態層層漸進,打造在區塊鏈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兩翼是理論-節點-組網-業務形成堅實的安全體系,能力化封裝構建合作新生態;同時,構建開放合作的生態,打造基礎網絡能力至上的區塊鏈服務平臺。
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將攜手產學界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打造安全可控、核心技術可控的區塊鏈服務體系,同時聯合合作伙伴推動解決區塊鏈應用的局域網架構高成本問題,促進區塊鏈網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