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中國聯通與Qualcomm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啟動儀式暨新零售產業研討會上,IDC電信與物聯網研究部高級經理崔凱表示,IDC對于新零售的定義是體驗式的零售數字化轉型,新技術是新零售的第一生產力,每一個新零售的場景都離不開新技術的支撐。
IDC認為所謂零售的新舊只是一個認知上的概念,新和舊是相對的。回顧過去兩百年,零售業發生過幾次重大變革:19世紀,通過鐵路和郵政技術,曾經實現了當時的新零售,也就是創造了郵購網絡;進入20世紀,利用當時非常先進的新興技術--汽車、冷藏、包裝技術,創造了超級市場和配送網絡;到了20世紀末,互聯網的技術創造了網上商城/在線商城;如今,我們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的體驗式零售。
崔凱稱,當前階段,IDC對于新零售的定義是體驗式的零售數字化轉型,在數字化轉型的數百個應用場景中,新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連接技術還是計算技術,無論是芯片技術還是AI技術,每一個新零售的場景都離不開這些新技術的支撐。
三大核心技術賦能零售數字化
IDC將諸多新興技術中的三個核心技術提煉出來,分別是物聯網技術、蜂窩網絡技術和AI技術,這三項技術構成了智能互聯的要素,對未來新零售的發展至關重要。相對應地,IDC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量將超過400億;到2023年,中國的物聯網連接數量會達到75億,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物聯網設備連接會通過蜂窩網絡來實現;2023年,將近四分之一的零售企業會通過AI技術實現產品和服務的智能化和場景化。
首先是物聯網技術。物聯網市場的特征明顯,既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市場,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碎片化的市場。從終端到連接、到基礎設施、到平臺、到商業應用,整個鏈條需要非常多的產業伙伴和技術協同來完成。物聯網產業提供的不是一個產品,更像一個解決方案式的平臺,需要物聯網生態中的每一個參與者共同構建這樣的一個平臺,通過各自的業務和基礎設施賦能合作伙伴,讓服務提供商更多地關注自身的業務,讓終端廠商更多關注終端性能。這個平臺可以幫助新零售企業實現業務應用的簡化。
其次是蜂窩連接技術。這一點可能和大家的認知稍有不同,雖然5G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目前4G網絡依然是非常核心的基礎網絡。從GSMA數據的對比中可以發現,從2018年到2025年,4G用戶數量將從43%上升到59%。5G是蜂窩連接技術的未來方向,將通過廣連接、低延時、高帶寬等特性為我們帶來全新體驗。但是,我們還是需要重視4G,需要基于現有的4G網絡不斷進行產品和業務的優化和迭代,同時推動向5G的平滑演進。從全球2G/3G/4G/5G的占比中可以發現,中國的企業要走向海外市場、通過“一帶一路”等實現全球化,必須將4G技術視為非常重要的技術。
最后是AI。AI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但是如今AI并不僅僅停留在PPT層面,也不僅僅停留在口頭層面,很多的行業都在利用AI提升業務。以零售行業為例,AI應用能夠減少人工成本,提升用戶復購率,AI對會員信息的分析能夠挖掘更大的商業價值,利用AI和計算機視覺技術還可以進行廣告牌檢測。崔凱說:“我相信,每一個行業的每一個應用場景都可以通過AI的幫助,實現更多的價值。”
新技術、新價值、新生態助力新零售變革
對于未來新零售的變革,IDC提出三點:新技術,新價值,新生態。
首先是新技術,未來更多新的技術將應用到零售行業里。IDC在過去一年里對全球244位CIO進行了調研,詢問其所在的企業會優先投資在哪些技術上,將近一半的調研對象選擇了物聯網,三分之一的對象選擇了AR/VR和AI。崔凱表示,隨著5G的到來,VR/AR技術會不斷迭代,在很多行業尤其在零售行業會有非常多的應用。
其次是新價值。以前零售行業的三要素是“人”、“貨”、“場”,零售業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場”把“貨”賣給更多的“人”,更多承擔的是分銷渠道的功能;現在,賣貨只占很多零售企業收入的很小比例,這些企業通過轉型,探索通過廣告或其他商業模式收獲全新商業價值,實現商業變現。未來,隨著產業連接更加密切,上下游企業能夠更好地協同,零售企業可以通過用戶數據、用戶畫像,幫助制造企業、產品設計企業進行定制化的產品設計和制造,從而產生全新的價值。
第三,新生態。從新業態的零售企業、合作伙伴,到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提供商,包括中國聯通和Qualcomm在內的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構建新生態,支撐新零售的轉型。
最后,崔凱給新零售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廠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指出,零售設備制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可以嘗試非常多的新模式、新技術和新機遇,只有通過技術、業務以及行業賦能,才能實現新零售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