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中國電信物聯網三大核心
2017-09-25 09:38:29 來源:通信世界全媒體 熱度:
目前中國電信物聯網業務最重要的是NB-IoT。但中國電信并不是只發展NB-IoT,也在關注eMTC技術。在今年的“天翼展”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楊杰表示,下半年將開展eMTC驗證測試,計劃2018年實現商用部署。可見明年乃至后年,eMTC將成為另一個重點。
加上已經商用的CAT1,中國電信將建成基于4G的全系列物聯網。而在物聯網連接發展過程中,物聯網平臺被中國電信當做實現業務收入增長的重要一環。
核心一:NB-IoT
針對IoT的網絡布局,中國電信從2016年10月新采購LTE 800M設備、規范要求支持NB-IoT開始,逐步加快了布網速度,于2017年1月完成試驗網工程建設,2017年5月率先建成全球覆蓋最廣的NB-IoT網絡,基站數超過30萬。隨后,2017年6月,中國電信完成了端到端業務運營級測試驗證,實現了800M的NB-IoT全網部署,基站達到31萬座,實現全網覆蓋,正式啟動了IoT商用化工作。
中國電信NB-IoT網絡基于800MHz低頻覆蓋優勢,實現城市、農村全覆蓋,穿透力強。據悉,下半年中國電信將開展NB-IoT規模商用,并創新業務模式,實現客戶、用戶、賬戶間靈活組合付費。
為了讓物聯網模組支持NB-IoT,中國電信在2017年7月起開放測試。中國電信市場部副總經理陸良軍表示,在NB-IoT模組方面,中國電信經過10多個月精心準備,可以提供最全面的現網優化測試;完成了80大項指標優化,商用模組達到業界領先水平;倡導TAF標準,推動模組標準化。
據悉,在應用創新方面,中國電信正在推動深圳NB-IoT燃氣管網檢測;攜手ofo,發力NB-IoT共享單車;在杭州將建設17萬個NB-IoT燈桿用于公共照明;與海爾打造NB-IoT智能家居;在鷹潭建設NB-IoT智能停車。
核心二:eMTC
對于NB-IoT和eMTC這兩種技術,中國電信都有不同側重的布局,在NB-IoT方面傾向于低速率、深度覆蓋、無連接態切換的業務;而在eMTC方面將重點發展中低速率,并對移動性和語音有需求的業務。中國電信技術部副總沈少艾建議,為更好區隔,eMTC芯片應盡快支持VoLTE與全雙工。
近期,中國電信聯合多家終端和模組廠商進行了相關模組測試計劃的公布。中國電信同時表示,eMTC是中國電信2018年重點開拓的新興業務領域,將于2017年進行eMTC網絡測試,若一切順利,預計2018年一季度可在部分省市試商用。
中國電信對eMTC技術特別關注3個方面,分別是移動性支持、VoLTE和功耗。目前中國電信已開展全面的eMTC實驗計劃,按照實驗室測試、外場試驗和終端測試的順序進行。
核心三:IoT平臺
由于物聯網連接帶來的收入很低,所以中國電信十分重視物聯網平臺的發展。今年6月27日,中國電信在上海發布了物聯網開放平臺。該平臺由愛立信負責支撐,平臺由連接管理、應用使能和垂直服務三大板塊構成,全球化、安全可信的端到端服務貫穿始終。
中國電信將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臺定位為以全球連接管理、應用使能和業務運營為核心,貫穿物聯網的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和業務層,兼具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應用使能等能力的開放式綜合性物聯網能力平臺;實現中國電信內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效協同作業,實現物聯網業務的高效運營管理。
目前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臺已提供超過3000萬張物聯網卡連接管理服務,其中包含近10萬張NB-IoT物聯網卡,連接管理服務客戶數超4000家,連接管理API調用數每周超過2億次;同時,已有10余家全球車聯網企業和制造業企業簽約中國電信全球連接管理服務,為其拓展全球業務。
責任編輯:靳玉鳳
相關推薦
三屏融合是三網融合的有效切入方式1月6日,一款集合了手機、電視以及電腦三屏優勢,可提供可視電話、網絡電臺、影視點播等服務的“家庭信息第四屏——魔屏mTouch”在上海亮相,這也是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為“世博年”推出的第一款產品。這款產品大小和上網本差不多,可以在家庭中隨意移動,方便在不同地點使用。擁有“魔屏mTouch”的用戶可以很方便地享受由中國電信所帶來的可視電話、在線影視、在線音樂、電子書、有聲讀物等服務。目前,“魔屏mTouch”提供的業務包括通信頻道、世博頻道、娛樂頻道、資訊頻道、生活頻道5大頻道,內容涵蓋了可視電話、電影、電視劇、號百訂餐、網絡電臺、天氣預報等32項應用。這也是中國電信的三屏融合戰略的核心應用。很顯然
三網融合最快3年實現城市覆蓋 四類公司受益三網融合最快3年實現城市全覆蓋新快報訊周末最新消息稱,三網融合最快會用3年時間覆蓋中國城市,而其相關試點方案預計將于本月出臺,6月啟動。一石激起千層浪,業內人士表示,廣電運營商、軟硬件設備提供商、有線運營商、接收終端制造商等四大類公司將成為變革受益者。試點方案料本月出爐自2008年電信第三次重組之后,中國的電信市場呈三分天下之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而隨著3G時代到來,三網融合破冰后,整個通信產業將發生巨變。據了解,早在今年1月13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至此,三網融合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今年2月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出臺,當
三網融合空間打開 “內容為王”時代降臨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日前透露,“三網融合”試點方案預計5月出臺,6月啟動,其核心就是要在雙向進入上找到切入點:廣電行業可以進入規定的一些電信行業的業務,國有電信企業根據規定可以進入一些廣播影視的業務。這意味著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概念,在中國正在變成一場多媒體通訊實踐;也意味著通信信息領域將迎來一個閃耀的投資亮點,通訊設備商、電信運營商、有線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等將直接受益。“三網融合”應用廣泛“內容為王”時代降臨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將現有網絡資源有效整合、互聯互通,而且會形成新的服務和運營機制,并有利于信息產業結構的優化
國家電網借道中國電信曲線介入三網融合國家電網與中國電信上周末在北京聯合簽署協議,雙方將在電網和通信領域開展合作,以共建電力光纖到戶工程為著力點,合作推動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之前,國家電網一直聲稱將在“多網融合”上下工夫,包括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在內的多位公司高管都在不同場合表示,智能電網需要通信信息平臺。但誰也不會想到他們的動作來得如此之快。借著“智能電網”這塊金字招牌,和中國電信的合作被認為是國家電網曲線介入“三網融合”的標志性舉動。在簽署這個戰略協議時,距國務院發布“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不足24個小時。“之前就已談好了,只不過在等待一個時機。”國家電網一位人士昨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電力光纖入戶重任根據雙方簽署的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