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數據局共九個部門印發的《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對外公示。
文件中提出,緊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用3年左右時間,扎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提升數字人才自主創新能力,激發數字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形成數字人才集聚效應,著力打造一支規模壯大、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數字人才隊伍,更好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點任務涉及以下幾方面:
(一)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重點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電路、數據安全等數字領域新職業,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數據賦能為關鍵,制定頒布國家職業標準,開發培訓教程,分職業、分專業、分等級開展規范化培訓、社會化評價,取得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可銜接認定相應職稱。在項目實施基礎上,構建科學規范培訓體系,開辟數字人才自主培養新賽道。
(二)推進數字技能提升行動。適應數字產業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需求,大力培養數字技能人才。加快開發一批數字職業(工種)的國家職業標準、基本職業培訓包、教材課程等,依托互聯網平臺加大數字培訓資源開放共享力度。全面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支持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職業培訓機構、公共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加強創新型、實用型數字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推進“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依托龍頭企業、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等開展數字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三)開展數字人才國際交流活動。加大對數字人才傾斜力度,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支持一批留學回國數字人才創新創業,組織一批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回國服務。加強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支持數字人才在園內創新創業。推進引才引智工作,支持開展高層次數字人才出國(境)培訓交流,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數字人才國際交流,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骨干人才。
(四)開展數字人才創新創業行動。支持建設一批數字經濟創業載體、創業學院,深度融合創新、產業、資金、人才等資源鏈條,加大數字人才創業培訓力度,促進數字人才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等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創業。積極培育數字經濟細分領域專業投資機構,投成一批數字經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點支持數字經濟“硬科技”和未來產業領域發展。加快建設一批數字經濟領域專業性國家級人才市場,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數字人才孵化器、產業園、人力資源服務園,培育發展一批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為數字人才流動、求職、就業提供人事檔案基本公共服務。
(五)開展數字人才賦能產業發展行動。緊貼企業發展需求開設訂單、訂制、定向培訓班,培養一批既懂產業技術又懂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不斷提升從業人員數字素養和專業水平,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數字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人才國際培訓基地作用,利用國內外優質培訓資源,開展高層次數字人才高級研修和學術技術交流活動,加快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等人才工程向數字領域傾斜。加強數字領域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建設,加大博士后人才培養力度。
(六)舉辦數字職業技術技能競賽活動。在全國技能大賽專設智能制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數字職業競賽項目,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選拔培養數字人才。在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中突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數字領域,促進高水平數字人才與項目產業對接。支持各地和有關行業舉辦數字職業技術技能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