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綜市場看似熱鬧非凡,華袍下卻藏著虱子。《十三億分貝》制片人馬力甚至斷言:“估計網綜70%都是賠的。”
網綜經過2016年的井噴、發展,在2017年吸粉吸睛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經過大浪淘沙,視頻網站主力陣營已經分出勝負,在重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后,網綜已經站在了綜藝節目的上風位,有了和一線衛視正面競爭的能力。
那么,如今網綜已經發展到怎樣的地步?未來還將有什么期待?請和小編一起拭目以待。
視頻網站自制網綜招商總量超100檔
2016年狹義的娛樂內容產業是3800億元貢獻值,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按照25%左右的增速,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是1萬億元產值。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劇集和綜藝,將保持30%的增長速度,綜藝內容的市場相當大。
目前,互聯網綜藝在短短三年內呈現了井噴式的發展。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網綜共計264檔,中國網綜占到98檔。各大視頻網站已上線網綜超過40檔。綜N代、偶像選秀類、脫口秀、真人秀等節目類型爭奇斗艷,今年的暑期檔注定硝煙彌漫。
看似熱鬧非凡
網綜市場70%在賠錢
網綜市場看似熱鬧非凡,華袍下卻藏著虱子。《十三億分貝》制片人馬力甚至斷言:“估計網綜70%都是賠的。”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輝也認為,綜藝市場面臨著內容同質化嚴重、原創匱乏、商業化困難等多種問題。比如目前線上綜藝77%要依賴大明星,80%依賴國外模式,創新力度不夠。
在市場發展初期,大多數綜藝依靠大體量模式前進,成本過于高昂。同時,資本市場、商業廣告市場靠單一模式不能支撐如此大體量的綜藝投入。
對此,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分析稱,“90%的綜藝制作公司肯定是虧本的,不是做網綜就能賺錢”。
文化產業是典型的兩極分化的產業,只有排在梯隊頂峰的公司才能賺錢。網綜跟電視綜藝節目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投入、娛樂性和創意水平不夠,自然不能吸引受眾,賺不到錢。
但是另一方面,陳少峰認為,靠著廣告和會員收入,視頻平臺是可以實現盈利的,只是在目前激烈的競爭中,為了擴大地盤,只能砸錢買內容版權,結果就是短時間內不能盈利。
制作公司和視頻平臺合作,還是以平臺為主,品牌連接一切,只要項目不賠錢,能夠帶來粉絲和流量,就能提升品牌的整體效應,并把粉絲導流到其他地方。
至于前景,《奇葩說》總制片人牟頔在一個分享會上坦言,2017年行情肯定會越來越不好。
廣告主預算不再增量
2017一批網綜將“餓死”
以《奇葩說》為例,從2014年開始,《奇葩說》一炮而紅,愛奇藝出品的綜藝節目,基本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但是從2016年下半年,特別是2017年上半年開始,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
有幾個原因:第一,整體經濟形勢下滑,廣告主預算沒有持續增長;第二,可能是網綜的數量也在不斷擴充,導致了供大于求的問題;第三,在于節目的成本,網綜節目的成本沒有因為數量的上升而下降,一些藝人的成本還在上升。
所以對于廣告主來說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生產成本上升了,原來節目成本需要3000萬元,但是現在需要5000萬元,可是5000萬元節目還沒有3000萬元節目影響大,所以他們冷靜了。
牟頔表示,米未明年將會從戰略上削減內容。“這不是什么大新聞、這是順勢而為”“第一是為了保證寒冬下不餓死,第二我們要集中精力、最大化保持自己的先發優勢。”
整個網綜市場同質化嚴重,難以出現爆款。結果就是兩極分化,頭部網綜更加頭部,第一梯隊巨頭能夠盈利,但大部分勉強堅持。在市場淘汰的機制下,未來勢必有一批弱者餓死在襁褓中。
網綜行業陷入創新困境
競爭激烈如何垂直深耕爆款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六大視頻網站推出了92檔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前五大類型分別為脫口秀(28%)、演播室娛樂(12%)、偶像養成類(10)、直播互動類(9%)和美食類(8%)。但真正有質量的話題節目少之又少。
業界人士認為,對于日趨激烈的競爭格局,深耕垂直領域是最佳的打法—以時間換空間。而這也要求平臺方逐步放棄圖一時之利博眼球的內容,轉化思維為用更多的時間、耐心、資源去培育一個長效性的IP。
第一陣營巨頭搶頭部網綜
每一條血路都靠砸錢融資拼殺
網綜市場雖勢不如前,但依舊保持蓬勃發展,特別是誰能夠搶奪到爆款,誰就能減少風險,收獲金主資金。面對著這樣一塊不斷增大的“蛋糕”,各大視頻網站虎視眈眈,也動作頻頻,特別是第一陣營的幾大巨頭,每當看中的頭部網綜出現,便如生死爭奪戰一般拼搶。
愛奇藝
今年2月,愛奇藝斬獲了15.3億美元的融資,成為中國視頻網站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融資。有了這樣一筆錢之后,愛奇藝CEO龔宇表示,“愿意去高投入砸出一種新的模式。”號稱中國首檔大型Hip-Hop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便是典型代表。
優酷
優酷旗下的網綜可以說是占據了三分之一的份額。不僅如此,優酷更包攬整個行業31%的網綜流量,成為2016年流量大戶。在超級網綜“讓頭部更頭部”的思路下,具有標桿意義的《火星情報局》將迎來第三季,同時,優酷將聯合節目制作方之一的銀河酷娛,推出系列衍生節目,延展為“火星節目帶”全方位立體打造火星生活。
騰訊視頻
自制綜藝《吐槽大會》播放量7天破2億,5期破6.2億,10期收官更是達到15.1億;暖萌綜藝《放開我北鼻》第二季首期上線兩小時播放量便突破5000萬,第二期節目熱度不減,創造了超百萬條彈幕的綜藝奇跡,前兩期總播放量破2億。今年上半年,騰訊視頻已播或計劃播出的幾檔自制綜藝《放開我北鼻2》、《拜托了冰箱3》、《約吧大明星2》、《大腦性感的男人》、《明日之子》,都順利找到了億級的廣告贊助。
芒果TV
在自制綜藝方面,《快樂男聲》、《媽媽是超人2》強勢回歸,有望引爆全民參與熱潮和親子市場;《明星大偵探2》霸屏網綜,第三季正在籌備,將于今年四季度回歸觀眾視野;《爸爸去哪兒5》已成為芒果TV網綜的代表節目而備受大眾的期待。此外,還有《荷爾蒙完全釋放》、《變形計》、《全球雀神麻將大賽》等垂直多元化節目,用以滿足網友的不同口味。
經過長期的“廝殺”,國內視頻網站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等身居第一陣營,樂視視頻、搜狐視頻等位列其他梯隊。它們深深懂得國內用戶的年齡層次和口味變化。
互聯網在中國發展多年,到今日已形成以年輕用戶為主的消費群體。這些人看慣了有些略顯死板、僵硬的電視綜藝“套路”,它們寄希望于更具活力、更顯開放、更大尺度的節目。而網絡綜藝在尺度審查上具備優勢,在內容上能夠創作出更符合年輕觀眾的作品。
網綜新政:開通付費分賬
對于時刻想取電視臺而代之的視頻網站,視頻節目策劃研發專家冷淞也提出建議:第一,視頻網站不要成為升級版本的電視機,電視機就是越看越不方便,現在你住到一個五星級酒店里,沒有三個遙控器還了得,半天調不出來一個電視節目。第二,網綜不要成為觀眾產生選擇焦慮的遙控器。第三,內容付費不要成為消磨觀眾耐性的寶貴時間的門檻。第四,點擊率不要成為判斷節目優劣的天平。最后一點,在愛奇藝制定的“網綜扶持新政”中也有所體現。
“對于網綜,過去我們只有點擊分賬模式,現在我們開通了付費分賬體系,”王曉暉介紹,新體系中,網綜將被納入付費收看板塊,制作者可以獲得50%以上的分賬收益。
“先免費播出一個月,然后繼續納入到我們付費板塊,讓會員通過付費觀看。根據會員人數計算付費收入,以此給我們合作者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網綜節目大量的創業者、大量的青年人。” 王曉暉說。
2017年已經快要過半,網綜市場的“鏖戰”還在繼續。未來誰能拔得頭籌、占得先機,誰又會黯然離場、揮手告別,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網綜“四國”的中場戰事
2016是網絡自制綜藝全面崛起的一年:整體數量猛躥、傳統衛視金牌制作團隊涌入、主持大咖亮相、制作費與冠名費齊頭上漲……總之,這一年網綜整體已逐步走出前兩年的野蠻生長階段,朝著精品化之路不斷邁進;與此同時,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橫空出世、傲視群雄的現象級作品越來越少見。
視頻平臺呈現四虎相爭的局面,而非 BAT 三家獨大。在全年的網綜市場爭奪戰中,暑期檔及第四季度成為各視頻網站的著重發力期。2016年,優酷在播放量份額領先全網,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愛奇藝在數量上成各平臺之最,但在播放量和節目的知名度上略顯遜色;騰訊視頻不論從哪方面看,均處于穩定位置;在各個平臺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芒果 TV 表現搶眼。
又一個暑期檔即將襲來,利用這個短暫的中場時間,骨朵帶你在這烽火連天的“網綜戰事”中解析各方勢力!
優酷布局“6+V”綜藝矩陣,主流類型與垂直領域齊發
“6+V”綜藝內容矩陣
“6+V”的綜藝矩陣建立于優酷在全網綜藝方面絕對優勢基礎上,也是優酷綜藝最關鍵的戰略布局。“6”代表了喜劇、脫口秀、真人秀、偶像養成、親子、音樂等,可謂囊括了當下主流節目類型;“V”則代表了優酷的精準網綜節目,目的是為了更精準地觸達目標人群。2016年全年,優酷綜藝始終在這兩大方面發展推進,進入2017年,這一戰略更加細化,打法也更嚴謹,比如偶像養成節目專注于聚焦未來趨勢,音樂類節目通過嘗試開創新的玩法,煥然新生。
“開計劃”戰略
所謂“開計劃”戰略,即用“開放的平臺、開放的合作、開放的營銷”去做網生自制綜藝節目,迅速提高產能、提升質量。施行這一戰略的效果顯著,整個2016年,優酷網綜共上線19檔節目,包括《火星情報局》《喜劇者聯盟》《暴走法條君》《國民美少女》《拜拜啦肉肉》等,還有如文化類綜藝《圓桌派》等,口碑和播放量兼具。緊接著,在2017年4月的優酷春集上,優酷又提出“大內容”結合“大運營”和“大宣發”的戰略,以更開放的心態來做網綜。
自組局“超級網綜”
“超級網綜”是從“6+V”中的“6”里打造出來的,優酷將六大品類都打造成不同的超級網綜,依靠節目本身的高質量,通過大量的宣發,強化超級網綜的頭部號召力,把頭部影響力做到最大,產生更大的商業變現能力,開拓內容消費的新來源。
在2017年6月的“優酷好看日”上,優酷更是提出了泛文化節目的概念。泛文化具體包括文化、財經、教育、科技等,節目如《曉說》《圓桌派》《了不起的匠人》等,以滿足互聯網年輕用戶的“靈魂饑渴”的剛需。超級網綜戰略+泛文化戰略,鑄成了優酷綜藝很深的護城河。
騰訊視頻致力孵化原創網綜,引爆綜藝“嗨潮”
網絡綜藝“嗨聯盟”
2016年5月,騰訊視頻跟諸多綜藝節目制作方聯手,宣布成立“嗨聯盟”,支持中國網絡綜藝的發展,并設立10億“嗨基金”以完善產業孵化成長。據了解,騰訊視頻自2016年起,每年投入10億基金,持續不斷地專注產業孵化,支持優秀制作人及模式研發人員進行節目研發和節目制作。
超級綜藝IP
騰訊視頻尤其重視超級綜藝IP,全力打造系列王牌節目。比如2016年的爆款網綜《拜托了冰箱》《約吧大明星》《放開我北鼻》《飯局的誘惑》等。2017年,這些王牌節目將會更新升級,譜寫續篇。
愛奇藝繼續青年路線,發布“開放平臺策略”
創新商業模式
2016年,愛奇藝發布了“開放平臺策略”,以《奇葩說》《愛上超模》《偶滴歌神啊》等作為品牌龍頭,通過“工作室+節目研發中心+總編室”的方式打造了23檔網絡綜藝節目,這一數量居六大視頻網站之首,然后總播放量卻不是很高。
愛奇藝注重網綜節目商業模式的創新。比如《奇葩說》,這檔爆款節目在廣告口播形式上創造了新的網絡流行語式植入模式,加上節目品牌價值的積累,第三季的招商額突破3億,為后來的網絡綜藝在內容風格、制作規模、廣告形式等方面樹立了典范。《愛上超模》在商業合作方式上首次在網綜里融入電商概念,超模選手在節目中的穿著裝扮通過視鏈技術實時貫穿播出全程,直接鏈接到愛奇藝和京東在線銷售平臺,提升了網綜的價值實現能力。
娛樂與垂直
愛奇藝堅持走青年路線,在網絡綜藝上注重年輕化和娛樂性,比如《十三億分貝》《偶滴歌神啊》就是通過獨辟蹊徑的創新方式引來大量年輕觀眾的喜歡。就2016年的23檔網綜節目來看,覆蓋話題面很廣,涉及了部分垂直領域,包括音樂類3檔、時尚類1檔、美食類1檔、交友類1檔、家裝類1檔等。
芒果 TV 憑借優質“基因”,圈粉玩出新“視”界
由“獨播”轉向“獨特”
由“獨播”到“獨特”,是湖南廣電從傳統電視臺轉型互聯網的戰略步驟。通過獨播,借著湖南衛視IP的強大號召力和湖南廣電的創意人才基因,芒果TV完成了自身平臺粉絲的原始積累;隨后提出“獨特”戰略,是為了在視頻平臺之爭中占一席之地。所謂“獨特”,包括獨特的內容集群、獨特的創意孵化器、獨特的練習生計劃和獨特的平臺等。
打造“短視頻”消費場景
作為國內一家強IP內容平臺,芒果TV有著大量的優質短視頻內容,其中就包括其旗下綜藝節目優質短視頻。2017年3月,芒果TV與今日頭條達成平臺級戰略合作,它將開放旗下所有綜藝節目的短視頻內容,通過入駐頭條號的形式對節目內容進行分發。4月,芒果TV又與網易新聞達成平臺級戰略合作,將旗下綜藝節目優質短視頻內容在網易號上分發。這樣做的目的,是進行優質綜藝內容IP化嘗試,并打造適合的短視頻消費場景。
2017年網絡綜藝發展趨勢
整體來看,BAT與芒果TV自制綜藝數量分布較為均衡,還未形成一家獨大之勢。2017年, BAT和芒果TV四家平臺在網絡綜藝上的競爭會愈加呈現白熱化趨勢。
邁進3.0超級網綜階段
網綜已從1.0的萌芽起步階段發展到2.0的量產階段,2017年將邁進3.0的大片階段。2016年網綜節目眾多,由于政策監管尚寬松,自制綜藝都在試水到逐漸起步的階段,網綜類型題材選擇自由度較高,加上前期投入成本低,所以平臺在探索期也容納了很多試錯機會。但隨著競爭激烈,頭部網羅流量趨勢愈加明顯,2017年網絡綜藝精品化趨勢將增強。在2016年網綜市場播放量整體拔高的情況下,2017年頭部綜藝的流量起步在6億以上。
“直播+綜藝”多元商業模式
網綜變現方式將越發多元化,“直播+綜藝”拓展了更多元的商業模式。直播綜藝已嘗試的盈利模式有打賞、邊看邊買、廣告、版權等方式。
打賞是直播變現最基礎的手段,通過打賞、禮物刷高直播綜藝中選手的排位,實際上是對粉絲經濟的挖掘。邊看邊買是建立在直播場景中,觀眾參與感強烈的情況下的,此時節目氣氛對觀眾的引導性更強,打通視頻平臺和電商平臺的購買通道,調動出觀眾被鼓動起來的即時性購買欲,最大化直播綜藝的商業價值。此外,綜藝流量即廣告,同一熱門優質節目內容版權的衍生品挖掘也是直播綜藝的大膽嘗試。
2017年,直播+綜藝的模式仍在探索中,以優酷為例,今年有4檔直播網綜播出,包括《空房間》《勝利的游戲》《掌上男友》《潛行者計劃》。
真人秀、脫口秀、訪談類型持續火爆
2016年,網綜進入快速發展期,在內容質量、流量成績以及影響力方面都有不俗表現。戶外真人秀類型的火爆,更讓網綜擁有了和傳統電視綜藝相匹敵的姿態。至此,網綜發展進入“黃金時代”。到了2017年,網綜類型更加多樣,不僅是真人秀,脫口秀和訪談類型綜藝也是持續火爆。
據骨朵所搜集到的信息顯示,2017年各平臺自制綜藝數量預計將達108檔,按照網綜類型來分,以真人秀、脫口秀和訪談三大類型為主。其中,體驗類真人秀網綜市場最火熱,全年數量預計有41檔,以絕對數量優勢占據第一位,其次是脫口秀網綜,預計有22檔。在激勵競爭中想要脫穎而出,最終還是要靠優質內容和成熟模式。
責任編輯:汪驕陽